张兴
甘肃省 临洮县人民医院 甘肃省 临洮县735000
【摘要】目的 探讨肺栓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本院进行,选取病理结果确定肺栓塞的患者52例作为对象,所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获取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再肺栓塞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优势,提升疾病的检出率,提升诊治疾病的水平,在实际检查中,要重视。
【关键词】肺栓塞;多层螺旋CT;结果
肺栓塞属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动脉或者分支导致的疾病,在出现疾病之后,体循环和呼吸功能出现功能方面障碍,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特征,属于急性的血管疾病,发病急促,病情恶化迅速,一般来说症状比较严重,病死率在20%-30%左右,该疾病特异性不高,具有一定的诊断难度[1]。目前来说CT在该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范围比较广,尤其是随着我国CT检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CT血管成像在检查中不断完善,诊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对肺动脉等部位的敏感度较强,图像比较清晰,能提升肺栓塞疾病的检出率,而且对患者不存在创伤等。本次实验主要研究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的价值,请看下述。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诊治的52例肺栓塞患者作为对象,患者资料:男女比例为30:22,年龄上限下限分别为72岁和41岁,平均年龄(52.3±2.1)岁。选择标准:所选对象病理结果确诊肺栓塞;患者和家属对于本次实验知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有沟通能力。排除标准:患者资料缺失;精神出现异常;依从性较差。
1.2方法
所选对象均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仪器对患者检查,患者为仰卧位,头部先进入机器中,获取到扫描定位相,然后从肺尖水平至膈面水平进行螺旋检查,高压注射器经过肘静脉注射碘海醇造影剂,速度为3毫升每秒,剂量80-100毫升。延迟时间参数15秒,层厚0.75毫米,间隔0.5毫米,螺距1.15,管电流350毫安,管电压120千伏,开展连续扫描,患者屏气,一次完成检查。在检查完成之后,对所得图像进行处理,开始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处理。检查完成之后,专业医师阅片。
1.3观察指标
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计算检出率。检出标准: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心充盈缺损,血管腔中央发现栓子,周围存在造影剂,为轨道征;慢性肺栓塞:附壁充盈缺损,栓子位于血管内壁,呈现环形凹向或者凸向血流,多出现在血管分叉位置;部分充盈缺损:栓子在血管腔内,大小形态不规则,周围存在造影剂;完全充盈缺损:肺动脉完全阻塞,未发现造影剂,存在肺段梗死,肺动脉变粗[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软件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频数、百分率(%)描述,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png)
3 讨论
肺动脉栓塞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一般来说发病非常急促,静脉系统和右心房血栓脱落导致动脉堵塞,该疾病的症状表现比较多,症状轻微患者一般无明显表现,比较严重患者出现休克、低血压、呼吸困难等,甚至猝死,疾病症状可单独出现也能合并出现,所以该疾病对患者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需要及时开展对应的诊治[3]。目前来说,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范围在扩大,其中CT在该疾病的检查中,应用受到重视,检查价值得到认可,在肺栓塞疾病的诊断中地位越来越高,对肺动脉干、肺叶、肺段动脉血栓的检查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较高,能清晰地观察到栓塞部位的程度、栓塞的类型等,做出明确的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检查依据;此外该检查方式的时间分辨率较高,扫描速度比较快,患者一次屏气就能完成检查,能减轻患者的检查负担,提升检查的依从性,同时也能减少伪影的出现,提升检查图像的清晰度;在检查中,使用的对比剂较少,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提升检查的安全度;在检查中,空间分辨率较高,获取到的图像质量更高,对于体积较小的栓子也能更好地检出,提升检出率;此外该检查方式具备图像处理技术,能对图像进行后续处理,从任意角度能实现图像的重建和观察,更为全面地显示出肺血管的解剖结构以及病灶部位的相关状况,提升诊断的准确度,而且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在检查中,图像质量也在提升,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下,扫描覆盖的范围更广、时间更短,对扫描参数等能及时进行调整,提升图像的分辨率,进而获取到更为强化的效果,提升血管的充盈程度,获取到优质的图像[4]。
在检查中,能确定肺动脉栓子的情况,也能根据栓子情况、血管形态等情况对肺栓塞进行分析,做出客观的评价,对肺栓塞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在CT检查中,能获取到重要信息,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便利,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为患者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减轻治疗负担,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在实际诊断中,价值比较高。CT检查方式对患者不存在创伤,患者接受能力强,配合程度较高,是比较理想的检查手段。
本次试验研究发现,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不存在较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栓塞疾病中的价值比较明显,提升检查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朱小坚, 陈寿安. 肺栓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v.30;No.283(7):133-134.
[2]李林, 胡克磊, 李建新. 肺栓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20):57-58.
[3]周宇元. 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当代医学, 2018, 24(8):148-149.
[4]胡杰. MSCTPA急性肺动脉栓塞相关参数对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J]. 河北医药, 2019, v.41(5):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