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2期   作者:贺博 赵伟 邵宁宁 郭莉 李鑫
[导读]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NIHSS评分影响效果。
        贺博   赵伟   邵宁宁   郭莉    李鑫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东省 252000
        【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NIHSS评分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参与研究,使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脑梗塞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而观察组脑梗塞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5.00%>77.50%,χ2=5.1647);治疗前2组脑梗塞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 12.36±2.10)分<(16.50±2.45)分,t=8.114 ]、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58±2.49)分>(81.02±2.37)分,t=6.550 ],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塞;临床疗效;NIHSS;Barthel
        脑梗塞作为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该疾病属于神经病变,不仅死亡率高而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脑梗塞患者通过及时抢救能够减少死亡病例,但是救治成功的脑梗塞患者多伴有运动、认知、感觉功能障碍,对其日后生活、社会活动造成极大的困扰,同时还会给患者的家庭产生沉重的负担[1]。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脑梗塞患者,其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属于脑梗塞常用药物,本文中针对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探析,以下是详细内容。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以本院2018年8月到2020年8月间收治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脑梗塞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80例脑梗塞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头晕、昏迷、呕吐症状;患者经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标准:合并心脏、肝肾功能障碍、颅内出血患者、过敏体质患者。
        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区间:63~79岁,平均:74.7±3.1岁;患者发病时间至就诊时间为:5~12h,平均为:7.5±0.6h;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15例、10例、15例。
        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范围:61~78岁,平均:74.3±3.5岁;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5~14h,平均为:7.3±0.5h,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分别为14例、15例、11例。
        将2组脑梗塞患者的基本资料带入统计学处理(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给予降糖、减压、减低颅内压以及抗血小板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71021;生产厂家:意大利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 分包装: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治疗,每次口服1次,每次0.1g[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56410;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75mg。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三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2组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患者治疗结束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及肌力恢复正常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肌肉能力改善程度较高,视为有效;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NIHSS评分标准:分值范围0~42分,随着分值增加,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增加。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标准:0~100分,随着分值增加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1.4统计学
        SPSS22.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 两组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Barthel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Barthel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2)。
       

3讨论
        脑梗塞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内科病变,该疾病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临床医学不断的进步,脑梗塞检出率、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提升。早期临床上主要采取溶栓治疗该疾病,但是需要严格遵守适应症及禁忌症的要求,部分患者因为接受程度差,并不适用于早期溶栓治疗[3]。
        而药物治疗中,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能够抑制乙酰化氧化酶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但是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影响的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酶,影响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而氯吡格雷具有良好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同时还能够阻断血小板受体,二磷酸腺苷结合,有效避免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结合,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两组脑梗塞患者NIHSS、Barthel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0.05。提示说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效果令人十分满意,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由上所述,对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分析[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2):65-66.
[2]张希廉,张军民,李学孔.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2):140-141.
[3]张光伟.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应用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53.
[4]刘婧.脑梗塞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J].系统医学,2020,5(21):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