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概述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2期   作者:夏文艳
[导读] 肩手综合征属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的范畴,
        夏文艳
        甘肃省 临洮县人民医院 甘肃省 临洮县730500
        摘要:肩手综合征属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的范畴,中风、心梗、颈椎病、截瘫、肩关节周围炎等均可引起SHS。其中,中风是SHS致病率最高最常见原因,占有70%比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SHS发病率为12.5%~70%,一般发病于卒中后1~3个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致病,经治疗可恢复至往日活动程度仅有20%。鉴于此,本文通过查阅近年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中西医;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
        1肩手综合征概述
        1.1临床表现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风后,患侧可出现肿胀、疼痛和肩、手的异常感觉。严重痉挛甚至残疾,影响日常生活。Ⅰ期为急性,肩、手、腕疼痛,活动受限,手肿胀,皮纹消失,肤色改变,体温升高,X线显示肩、手骨局部脱钙;Ⅱ期营养不良,肩、手、腕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较Ⅰ期持续或减轻,手部肌肉萎缩小;Ⅲ期为后遗症,肩、手、腕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开始萎缩,患部疼痛减轻持续消失,肌肉萎缩明显,最后变成了畸形。X线片显示患部骨质疏松。
        1.2发病机制
        目前,SH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公认的观点有两种:一种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肩手泵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和关节结构有关;另一种与轴突和髓鞘功能有关,主要是体感引起的外周感觉神经继发性损伤所致高心损伤。此外,过度活动、肢体位置不正确、患侧长期输液等都是导致SHS的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案,一般包括中医疗法、物理疗法、封闭疗法、改良气动疗法等。这些疗法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和功能障碍,消除肿胀,在此基础上,加强肌肉锻炼,使上肢得到更好的康复。
        2一般处理
        综合治疗的目的是早期干预SHS的发展,避免疾病发展到II期和III期,包括良好的肢体位置、早期使用矫形器、肩带、预防患侧输血、心理咨询等,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常规护理组平均得分67分,早期干预平均得分89分。由此可见,早期干预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药物治疗
        3.1中药内服
        在对脑卒中所致SHS的研究中,提出中医治疗以益气活血、祛湿通络为主。在一般神经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柔肝调筋、祛湿通络的方法。实践证明,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生活能力。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良好的肢体姿势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参痛逐瘀汤,对照组给予芬必得和维生素B1。结果表明,治疗组能有效缓解肩、手疼痛,恢复肩手功能。常规治疗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最终疗效证明有助于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
        3.2中药外用
        中药外用可分为热敷、熏蒸、熏洗、搓揉等方法,与其他疗法结合使用效果更佳。中医外治法主要采用热疗和药物疗法直接作用于患处。热能能使皮肤松驰,层层渗入脏腑,减少药物对胃的损伤,使患者易于接受。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能减轻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有助于调节CGRP、no和ET-1水平。

局部压力熏蒸疗法和自制洗液喷于患处5分钟,可巩固康复效果,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3.3西药口服
        目前西医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主要疗效是抗炎和对症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二甲基硫醚、降钙素、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证明降钙素是一种可行的镇痛药物,能有效地缓解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急性疼痛。研究表明,氯胺酮能有效抑制中枢敏化。NPP诱导的CGRP水平升高对大鼠脑卒中有保护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增加局部脑血流量,刺激三叉神经节,增加降钙素基因释放,保护神经。
        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又称为运动治疗或运动疗法;另一类是以各种物理因子(声、光、冷、热、电、磁、水等)为主要手段,又称为理疗,主要包括向心性缠绕压迫法、冷热水交替浸泡法、气压治疗、肌电反馈治疗等。物理治疗可有效缓解炎症、水肿、镇静、缓解痉挛等症状。
        4.1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在超过常压的环境下,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气治疗相关疾病。高压氧可改善病损部位及脑组织功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容量,增加含氧量,有效缓解手部肿胀。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上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将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6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4周后,高压氧治疗组相比康复组在疼痛、水肿及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FMA评分及BI两指标评分亦优于对照组。
        4.2蜂针治疗
        蜂针治疗是将活体蜜蜂蛰刺在选定的痛点或穴位,需留针15~20min,毒液放尽后拔出蜂针,此方法是针、药、灸三者结合,具有简、便、廉的特点。运用蜂针疗法和Bobath疗法治疗33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主穴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阳谷、阳溪、阿是穴;配穴取双侧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在行蜂针疗法前先进行皮试,皮试阴性方可进行治疗。Bobath疗法包括:(1)拇指关键控制点训练;(2)手指屈伸被动训练;(3)上肢带的关键控制点训练;(4)双上肢的抱球姿势练习;(5)巴氏球或滚筒上训练;(6)拧毛巾式训练;(7)躯干的中线位活动。通过4周治疗,FMA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VAS评分降低。结果证明,此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水肿及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肩手综合征发病率较高与近年对SHS治疗及发病机制研究发展缓慢有关,应把临床治疗与发病机制、制定规范的治疗流程、实施标准相结合进行研究,这些均是未来研究方向,希望给予一定重视。
        参考文献:
        [1]邵妍,刘建平,鞠庆波,崔聪,康健,于丽华,关威,富作平,李茜,王鹏琴.眼针熥疗止痛技术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09):45-49.
        [2]段希红.红花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15):2294-2296.
        [3]邵妍,鞠庆波,刘建平,康健,崔聪,安太健,徐辉,赵霞,高晨,王鹏琴.眼针结合熥疗治疗35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平行随机对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07):599-605.
        [4]张德坤,余鹏程,许妃妃.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20,29(0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