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政丽
湖北省监利市三洲小学 433300
寻寻觅觅,一路磕绊。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促我反思,教我追寻。人是有理想的,作为从事“人”的工作的教师尤其如此。假如我所教的孩子们能提笔就写,且情思与文思若岩浆般喷薄而出,洋洋洒洒,倾诉心声,词与妙句从他(她)稚拙的笔端下汩汩流淌那该多好!丁有宽读写结合法给我以朴实的启迪;于永正那再现生活的情愫的妙招令我肃然;李吉林那饱含深情开启心智的艺术让我为之心醉神迷;霍懋征那博大的爱的胸怀,那收集、处理、裁减拓展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生命底色着色的方式方法,给我以永恒的启示,给我的心灵以滋润,让我深深领悟到“日记”的神奇。
一、填空式训练,降低写作门槛。
一次,上课铃响了,调皮大王李善本迟迟还没有进教室,我正调查他的去向,只见他双手握拳、气鼓鼓地走进教室,报告也不打,很没有礼貌。询问他原因,他非常情绪化,声音比谁都大!原来他和低年级的学生打架,被老师批评了,心中不服,觉得老师冤枉了他。我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平时学生们不知道如何进行神态描写,今天岂不是大好的写作机会?于是我暂停教学进度,让学生们对李善本事件进行一段话式的小练
笔。练笔如下:
课间十分钟,因跑的速度快,李善本和低年级的学生“撞车”了,只见李善本____地说:“____ ____”。那位同学也不甘示弱地说:“____ ____”。正在这时,被班主任刘老师发现了,批评了高一年级的李善本,李善本不服气,只见他眉毛____ ____(加入神态描写)眼珠子____ _,嘴巴____ _,脸____ _,双手____ _,头____,____地对刘老师说“____ ____。”然后____地走进了教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学生根据我提供的蓝本,几分钟之内就把李善本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再现了他生气的场面。当事人李善本平时一句话也写不通顺,这次居然一气呵成,而且还在我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写了一大段话,甚至从这次练笔中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反思】 此次习作过程,尽管还远未达到我的期望,但我初步品尝到了如何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作文快乐的甜味。
让学生有写作习惯,爱上习作,乐于写
“每个学生都是天生小作家”,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我们经常说的话,但对学生讲兴趣不如对学生讲小作家好,不如用小作家更具人情味,更有人性化。学生害怕写作文,其实与没有认识自己就是一个小作家有关。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促使学生树立“我就是小作家意识”。
【案例加放】
师:同学们,你们好!经过我与大家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我觉得你们都是小作家。
同学们都笑了,从笑容中,你可以看出他们有着被老师承认自己是小作家的快乐。看来学生们是喜欢我夸奖他们是小作家的。
师:姜旭宸的演讲非常好,可以说是演讲的小作家。再看丁瀚宇每次的作文都很特别,可以说他是奇思妙想的小作家。
(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们都接上了,答案越来越多,学生高兴的样子真可爱。他们仿佛觉得自己是“小作家”呢!)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高兴,我们班的学生都是小作家,我每天都能遇到小作家,真的很高兴!从今天起你们承认了自己是小作家,有没有信心做好这个小作家,让其他班级的学生、老师及你没有见过面的人都知道你?
(话音没落,一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老师,没有见过面的人怎么能知道我们,认识我们?
师:是的,没有见过面的人很多,中国现在有13亿人口,你又能认识多少人?大家在电视中见过国家领导人、见过电视节目主持人,你们一定认识,但他们认识我们吗?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能认识他们呢?
师:好多同学看过《奥特曼》,知道这部动画片的作者是圆古一夫,但圆古一夫定不认识大家。我们通过什么方式知道圆古一夫的呢?
(几个问题的追问,使得每个学生理解了如何去做一名小作家。)
师:其实做一名真正的作家并不难,第一要真心去追求,第二要真情的去写。按照这两点来做,就足够了,你们相信吗?
(学生们十分快活地点点头)
师:那好,今天的小练笔,就请你们写写自己是怎样的小作家吧?
【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期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次习作学生写了,写得特别认真,特别小心,生怕别人不理解他(她)是小作家,生怕人家读不懂自己的介绍。从这次习作训练上,我感受到让学生能充分地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认识自己应该从小开始,这是一项特别有意义的教育。
一定要有习作指导,指导要到位,要有序
给学生一个梦想,让他(她)们明白:每个人都是一部故事集,故事与我们与生俱来。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重要渠道。
我们可理解为以下几点:用语言文字与人交往就是作文;经历一件事情,看到一些东西,把它记录下来就是作文;有时心中特别高兴或愁苦,却没有机会告诉别人,写下来就是作文。说得通俗一点,作文就是写自己的故事。
1、引导学生说“我”事。
习作训练一起步,就以“我”为习作的“起点”,牵出一条线,形成一条纲,打开写作“井”,接通写作源,启发学生写出自己的故事,让他们明白“我与故事一起出生”,把自己想的、做的、见的所有的故事都写出来,从起步做起,走向连续递进的阶段。
人物描写:我——我熟悉的人——我比较熟悉的人——陌生的人……
事情叙述:我做过的事——我见过的事——我听过的事……
学习生活:我学习生活——我的课余生活——我熟悉的人的生活……
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中有什么就记什么,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就记录什么,生活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的。有了这样一个个定格,学生的“生活小镜头”就诞生了。并会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写出有声有色、真切感人的文章。
回顾习作教学探求之路,虽无显著成效,但一路默默走来,虽觉艰辛,但仍有丝丝甜蜜,藏于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