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蚌埠高新实验学校 233000
摘要:“现代技术+教育”是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蚌埠市推行的智慧课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结合学校现如今正在使用的多媒体设备,对于目前开展的智慧课堂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补充,分析目前智慧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应该采用选取优势摒弃不足的方式尝试构建更加行之有效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让智慧课堂系统为以往的课堂锦上添花。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模式探索。
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现代技术+教育”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对于现今教育模式必然会产生积极的作用。2020年 9月初,蚌埠市教育局出台了《蚌埠市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推进方案》,文件总体目标要求“全面推进我市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加快智慧课堂在全市各中小学校的普及应用,打造高效智慧课堂,发挥蚌埠特色专长,扎实提升教学质量”。智慧学校的范围覆盖了全市875所智慧课堂装备学校。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培养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在智慧课堂的引入后,使现代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产生了深度融合。智慧课堂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是不变的,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和手段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智慧课堂与以往的课堂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智慧课堂系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教授知识的途径不再单一化,同时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途径也更多,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以下我将从学生和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课后系统评价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使用智慧课堂系统时的感受。
一、智慧课堂的课前准备利弊
(一)以《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设计的学生课前准备为例
课程开始的前一天,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管理平台将《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的预习部分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在家的时间或是校内的课余时间阅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的基本信息,同时学生在平板上完成课前基础练习并提交预习成果。系统搜集好数据后,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分析板块的数据和查看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初步了解学生学情。课前预习的环节,看似简单,但是这一环节让老师及时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学情。只有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最终,教师才能根据智慧课堂系统反馈的学情数据分析准备第二天上课所需要的资料。
(二)教师的备课准备
智慧课堂系统提供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从课前准备到课后总结反馈的一整套流程,同时智慧课堂的开展前期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持。智慧课堂的介入是教师的备课发生了转变。教师可以利用平板进行备课,但是在教师利用平板备课前,设计者创立备课的模块未充分考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小学语文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备课习惯先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设计教案,再套用技术人员提供的模块,而技术人员却不能够融合设计软件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技术人员和一线语文教师没有很好地融合自己的意图。
这导致了教师设计的教案没有充分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设计者对于智慧课堂软件的设计有些形式化,没有达到很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
二、智慧课堂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与以往的课堂相比,运用智慧课堂教学就是要更加全面地向全体学生,将大量的知识快速地传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同时,形成更强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简单的来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相比于以往的课堂,智慧课堂系统下的课堂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全面的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往的课堂在加入智慧课堂系统后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特别是智慧课堂教学中的评比环节的功能,学生操作平板电脑通过竞赛、游戏、展示进行自学检测,包含生字词、课文主要内容、书写等,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活动结束后立刻能够收到学习效果,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活动的生成的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地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方向,是继续讲解这个要点,还是进行下一个环节的讲授。同时个别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体学习的差异,借助试题解析,对自己的错题有进一步的思考,学生在评比中积极性高了,兴趣浓了,这样的课堂针对性更强,才能更加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
在小学各学段中,智慧课堂在中高年级开展的效果相对较好,首先中高年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将文章的理解能力放在第一位。智慧课堂可以更好地创设良好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智慧课堂的运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活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掌握,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只有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进行大胆的尝试,在尝试中知利弊,才能总结出更好的运用智慧课堂系统教学的方法。
三、智慧课堂的教后评价
以笔者所在学校四年级某一个班级为例,当语文教学活动结束后,统计智慧课堂使用的反馈评价十分必要。笔者从提高兴趣、提高知识的正确率笔者对一个班级的40个学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经过细致地统计、分析,8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使用自己掌握知识的速度更快,90%的四年级学生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的评价功能能够提高自己的正确率和学习的积极性。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学课堂中运用智慧课堂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他们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与方法和运用平板学习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和帮助,智慧课堂运用将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一次提升,它把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反馈三部分连接得更加紧密,让学生始终不掉线。智慧课堂的评价功能十分突出,它改变了教师以往只能通过繁琐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它以量化的数据,让老师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实现对于学生的多元化的评价,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智慧课堂系统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并不能够取代以往的课堂教学,但是它让以往教学过程变得透明化,促进了因材施教,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同时它便于推广、操作简单。智慧课堂系统是教学工具,是为改进教学而服务,但是不能过于依赖智慧课堂硬件,要让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让学生失去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智慧课堂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新现象还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森.“互联网+小学语文”的智慧课堂模式探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6):20-23
[2]押 男,王 玺.雨课堂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教育研究.2018(4):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