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小学(陕西 榆林) 718605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环节。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且阅读的自主性较为匮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语文教师应当秉持生本理念,将学生的实际以及发展需求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正视阅读教学的既有问题,并不断延伸和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均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改进对策
引言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关键内容,教师正确开展该项教育工作,能够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但是在实际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期间,小学生自身缺乏语文阅读兴趣、缺乏预习意识等问题比较显著,需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正确解决该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学生兴趣不足。兴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不竭动力。学生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才会更加专注和积极地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然而,当前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着较强的应试教育特征,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和机械地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极大地消减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影响其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当前,部分教师重视授课进度,常常依照大纲要求来进行授课,教学形式多以“填鸭式”或“说教式”为主,形式老套且陈旧,师与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改进对策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文学作品当中,作者会利用特定的手法以及独特的风格去抒发自身的思想观点,在作品当中所体现的词语、思想等都是作家独特创造力的重要表现。通过大量的素材阅读可以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功底,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利用有效的手段为学生营造民主的阅读学习氛围,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中对自身的观点进行表达,对内心的疑问可以提出并积极的寻找答案。在学习过程中坚决杜绝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语文知识的学习灵活性较强,在很多问题和意见的解答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必要基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高度的阅读自由是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再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就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阅读课堂的热情。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年级学生与之前相比,兴趣变得广泛,不再满足于单纯地从课堂获取知识。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出现了较明显的差距,兴趣爱好方面也出现分化,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获得的信息也更多。为了将学生的兴趣集中到阅读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情,创设教学情境,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并能在参与的过程中表现自我,提升自己。另外,语文教学不是脱离社会生活,因此,教师还应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只有这样,才能建立阅读教学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利用群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利,所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快速提取多样化信息,重点内容就成为了必要的生活能力。
但在传统小学阅读教学中单一的阅读文本,再加上教师详细的讲解教学,很难使学生形成自主分析阅读文本、理解阅读文本的能力,所以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学会快速阅读和浏览,能够在文本中寻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小学高年级教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仍然培养学生慢、精、细的阅读特点,不符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发展需求。而在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模式,刚好可以有效转变这一教学现状,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大量阅读同类型但内容不同的阅读文本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让学生能够快速搜集提炼阅读文本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加强提炼重点信息的能力。
(四)注重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
小学生预习语文阅读内容尤为重要,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习环节。小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能够帮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师教学节省时间,在教师讲解重点以及难点知识内容期间,小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注重培养小学生预习习惯,教师为小学生预留语文阅读预习作业、编写语文阅读预习导学单,这样小学生就可以严格按照教师要求的预习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能够重点标注出难点和无法理解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基础性阅读问题,同时也能提升语文阅读讲解效率。教师要对小学生课前预习状况进行检查,准确掌握小学生预习状况,收集并整理小学生阅读期间的具体问题,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进而全面增强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有效性。
(五)重视读写结合,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阅读与写作教学之间紧密联系,二者相辅相成。阅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和利用,丰富他们的文学储备。它对写作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写作教学则能够彰显并内化学生的阅读技巧,让他们能够在写作实践中,深化自身的阅读认知,推动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也要对教学内容加以延伸,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而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升。例如,在讲授“祖父的园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并摘抄一些优美的字词句,或者引导他们对文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然后让他们书写自身的所感、所想和所思。这样便能升华他们的阅读情感,促使他们阅读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推动他们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共同提升。
(六)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通过在短时间内对相当数量的素材阅读就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阅读拓展活动引起足够重视,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课外读物包罗的知识资源非常丰富,养成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既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又能增加文学储备。课堂中的阅读素材毕竟有限,通过课外阅读甚至可以发现很多词语都是在课堂中没有遇到过的,通过课外拓展学习活动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当正视阅读教学的既有问题,秉持生本理念,借助新课改之风,不断扩展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创设趣味性与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林芬.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250.
[2]许艳.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218-219.
[3]林少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239.
[4]郑寿林.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8(19):38-39.
[5]魏发兴.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