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梯物联网在智能化小区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8期   作者:赵思杰
[导读]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核心系统,是现代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
        赵思杰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州分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核心系统,是现代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梯已成为集照明、电机、计算机、轿厢为一体的智能化设备,并朝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早期智能电梯仅指具有智能门禁系统的电梯,智能识别乘客身份,提高电梯安全性。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智能电梯逐渐有了新的含义,智能电梯应定义为具有良好人机交互性能、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策略和智能监控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与传统电梯相比,智能电梯融合了更多的智能化和人性化因素。
        关键词:电梯物联网;智能化小区;运用
        1 智能电梯的特点
        能电梯具有以下特点:1)运行方式更加多样化。智能电梯作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协调了乘客之间的差异,并有多种手段实现乘客与电梯之间的信息交互;2)更高效的控制策略。智能电梯可以实现多楼层、多电梯、多人等待问题的最优解。3) 实时智能监控。智能电梯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各个部分的工作参数,无论是人在轿厢封闭空间的行为还是电梯门系统等电梯部件,4)智能互联。智能电梯互联形成智能电梯群,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电梯由轿厢内的ID模块控制。然后,采用多种人机交互方式对电梯进行指令下达。同时,利用摄像头采集车内视频,获取车内信息。最后,系统将所有信息上传到监控站和远程服务器,实现对电梯的远程监控。详细介绍了智能电梯能否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实现智能电梯的几个重要环节,并对智能电梯的发展前景和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
        2 电梯物联网发展现状
        2.1 主要的电梯物联网建设模式
        当前,电梯物联网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电梯生产厂家自行建设
        部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品牌电梯厂商,在电梯出厂前或者后期厂家维保模式下,自行建设了电梯物联网系统,服务企业自有电梯的全流程管理。
        比如:上海三菱的“智能电梯”项目,2015年,4万部接入物联网的智能电梯投入使用;迅达电梯在电梯内安装了数百个传感器,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建立了信息管理平台,利用移动app可以进行高效的深度维护和检测;神龙电梯电梯电子远程管家采用“采集系统+云服务器+客户端”的技术架构,对电梯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康利电梯安全管理云平台通过在机房或轿厢内安装信号采集传输装置,随时监控电梯运行状态,并能将电梯故障信息同步发送到云平台、政府监控平台、物业管理平台,维修公司管理平台等相关方,使电梯故障率降低85%,故障处理效率提高78%以上。
        2.1.2第三方系统集成商建设
        电梯物联网的建设浪潮吸引了以技术、网络、设备为核心动力的系统集成商参与其中。这些企业要么专注于技术开发,要么凭借硬件优势取胜,要么掌握核心网络资源。第三方系统集成商的出现,改变了厂商自建平台信息隔离的局面,加速了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沟通和整合。
        典型的技术优势驱动型企业,如华夏世清、深圳汇川、浙江新泽岭等,重点开发电梯智能物联网系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如华夏世清电梯物联网平台除了终端可以接入自身的信息采集外,还实现了与日立、通力、蒂森等主流电梯厂商自建平台的跨平台对接,已成为基础平台的雏形;华为云物联网由网络硬件设备优势驱动的平台,如华为云物联网平台,采用开放式物联网方案,通过网关硬件设备优势接入电梯物联网,为电梯信息采集汇聚通道提供数据采集和服务,与迅达电梯平台开展合作;电信运营商掌握核心网络资源,利用网络优势和品牌知名度,也开始在电梯物联网领域发力。
        2.2 面临的困境
        2.2.1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不够,缺乏后续发展动力
        一方面,由于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巨大,一次性财政资金无法满足电梯物联网的长期发展,无法应对后期系统运维的巨大压力,电梯物联网项目的资金问题在国内普遍存在。

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网站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北京市“电梯运行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在东城区建设了2000部电梯物联网应用试点项目,财政总投资2万元,估计一部电梯平均投资在1万元以上。按目前北京22万部电梯计算,至少需要投资22亿元,这还不包括后期运行维护费用。早在2009年,沈阳市就在电梯应急救援中推广使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但也因资金问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对于政府主导的公益性项目,参建企业在整个项目建设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严重不足,或者参建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政策变更、项目负责人变更等问题,导致开发内容频繁调整,资金支付不及时,导致项目进度缓慢,建设周期长,后续开发动力明显不足,甚至成为半壁江山。
        2.2.2系统平台不统一、不兼容
        无论是厂家搭建的平台,还是政府和企业搭建的电梯物联网平台,共同的问题是数据接口、传输协议和数据标准不同。一方面是因为电梯物联网标准建设滞后;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数据是企业的核心机密和自身平台的“护城河”,他们不愿意主动分享。上述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现有系统平台信息数据不统一,无法或不愿互联。在各种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随意在电梯或轿厢内安装各种没有统一标准的信息采集装置,也可能给电梯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3 电梯物联网在智能化小区的运用研究
        3.1 电梯物联网总体架构及系统
        电梯物联网系统主要有三部分
        (1) 物联网集控中心:物联网集控中心可部署服务器管理系统、社区监控中心、电梯运行监控平台、流媒体管理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等。
        (2) 电梯信息采集中心:电梯轿厢内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信息采集系统、被困人员检测系统、无线传输系统,由平层传感器、门传感器、红外综合语音设备、监控摄像机、安全网关、无线AP等设备组成轴。
        (3) 系统平台:提供政府、物业、维修三大板块管理,提供数据分析。
        3.2电梯物联网管理系统建设
        (1) 监控系统:包括电梯文件子系统、运行状态监控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子系统。传统的电梯监控系统通道单一,数量分散,没有统一的平台,没有统一的监管,工作效率低,用户满意度低,渠道之间缺乏协调,前后平台无法衔接。EBS电梯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前后的统一联动和共享,实现电梯安全的智能化管理。通过人工算法和自学习,不断提高乘客行为报警和电梯故障报警的准确率。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详细查看电梯的实时数据,搜索栏支持快速检索电梯工号、具体位置、注册码等信息。
        
        
        
        
        
        运行状态监控系统:电梯物联网系统可实时查看电梯的数据状态,并具有专家诊断功能。数据状态包括:电梯楼层、信号类型、运行方向、故障信息。同时能自动识别故障并报警,故障信息包括:电梯冲顶故障、电梯蹲底故障、电梯停在门区外故障、电梯被困、电梯超速运行、电梯进入检修状态等故障信息。 该部分还具有实时地图监控功能,每个区域显示电梯总数以及区域内正常、故障、维护和离线电梯的数量。
        (2) 主要是指安装维修业务系统,可以记录客户信息、设备品牌统计、设备编号型号、工程开工时间、交工验收信息、设备生产厂家等信息。维修业务系统会根据不同时段对电梯的维修记录进行统计,包括维修单位的分布情况、维修单位所辖电梯的分析情况、维修单位的工作情况分析情况等,以便做好记录。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出现,电梯物联网技术,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将给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保障了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郑爱民,满青珊,孙亭.一种基于云的智慧城市系统架构[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9,3:226-234.
        [2]李东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J].通讯世界,2017,17:5-7.
        [3]王少伟.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结合的研究[J].西安:长安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