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刘霞
[导读] 高中生物是一门充满趣味、知性与感性融通交织的学科

        刘霞
        陕西省神木市第四中学 陕西 神木 719300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充满趣味、知性与感性融通交织的学科,书本上的知识只不过是打开精彩物质世界大门的必要思想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想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何为生物,才能让学生学好生物、用好生物。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与课堂的引导者,必须尽职尽责,从实际出发对传统教学工作进行必要革新。本文就对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措施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过度侧重于理论知识讲解、解题方法传授,千篇一律的授课方式极大程度上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生物的认知也停留在书本上,无法真正睁开双眼去正确看待这个又万千生物组成的精彩世界。为此,相关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所在,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通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方式为灌输式,与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社会发展要求不相符。但是必须要承认,在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知识逻辑体系,对学生理解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具有较好的培养。因此,就需要让教学更加均衡,将重点从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记忆迁移到理论知识作用下的实践能力提升上来,要吸取传统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有点,建立完善的知识逻辑体系,有效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并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所谓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通,就是指在实践中教授课堂知识。在该教学模式下,如果教师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逻辑体系,那么学生就无法有效学习理论文知识,而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掌握相应操作技能,但是缺乏理论数据支撑的现象出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掌握了某一个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换一个实践活动就不知道如何操作了。这种以丢失理论教学为代价的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不可取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设计课程内容与现场教学活动,构建的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真正实现理论教授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2]。如在高中必修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该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制作现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同时教师要准备多种制作设备,确保每个小组所使用的制作设备都各不相同。如果酒制作,其流程为原料选择——洗涤——破碎——榨汁——果汁调剂——发酵——陈酿——调配,在发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两种发酵设备,一种是实验室当中的玻璃瓶发酵设备,一种是小型全自动蒸酒器设备,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果酒的酿制。在酿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用理论知识支撑设备的使用,这样一来,学生既学会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相应的操作技术。当前,这种方式学的融通效果并不是最佳的,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还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理论与实践间的相互融,通并不是说理论教学没有任何作用,在知识逻辑体系的构建,理论教学至关重要,其实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此外,教师要注意,在开展理论一体化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切不可简单的增加实践时间、缩短理论教学时间,或者是将两者简单的结合起来。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生物本身就是一门带有浓厚科学探索性质的学科,对一般性规律的总结离不开大量论证与事实论据,实验教学法是提高融合深度、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尚且存在未知实验设备、未想实验步骤,却已知晓实验结论的情况,这会大大影响到学生的探究欲望。

长此以往,生物实验教学便会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实验、实践的重要性所在,推动实验教学日常化,不断完善课程设计,能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引出论点或研究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尽情的畅行于生物的世界之中。
        二、做到课上与课下的相互融通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是一个样,在的课下又是一个样,并不是学生不想学习,而是在高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学生本就有限的精力要放在各个学科,且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为某一学科所付出的多少也各不相同,除此之外,学生不是为考试而生的机器,他们也需要自主空间与休息时间,所以很容易出现生物课上与课下表现不一的情况。因此,促进课上与课下的相互融通,让学生意识到生物无时无刻就在我们身边,不需要给出特定时间去学习,只要始终保持兴趣,慢慢的生物成绩自然会有所提升。
        微课是联系课上、课下的一种有效手段,极具趣味性对表达方式、短小精悍的内容特点、针对性强的引导效果,使其被广泛操运用到各个学龄段之中,高中生物教师要善用微课的优势功能,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无时无刻不被生物知识所感染,达到以微引识、以微传神、以微促实的效果。
        生物授课时间有限,为照顾到理论知识点的讲解需求,与实践积累的具体需要,就要善用微课,将一些学生可独立完成的任务放在课下,所以在设置微课内容时就要符合理论与实践融通的几个要求:
        首先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发展能力作为教学中心,以学生为中体,考虑到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发展能力特点。
        其次,要以行动为导向,在微课中就需要教师灵活布置任务,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制定实践计划,并引导其有效完成相关任务,节省上课所需的准备与讨论时间,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要善用网络社交软件,采取将小组成员拉入到同一微信讨论组得方式,教师可通过加入语音聊天、查看聊天记录的方式对其合作探究进度进行具体把控,看到其遇到的问题,并在课下解决,课上直接动手操作或开展成果交流,有效提高授课效率与教学质量。
        最后应做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导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师则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提供指导,促使学生从以往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三、建立健全相关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采用的考核评价方式对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过于重视,忽视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而在新课改背景下,为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则要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科学考核,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构件评价模式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同时更好注重学生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有效行程。此外,在对高中生物评价体系进行改良与革新的过程中,应从考试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配合上进行优化,进一步增强考核效果。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应从秉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岗位上不断推陈出新,燃烧自我、彰显价值。要知道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保持耐心,注意到改革的过程性,积极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现有教育模式中的不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生物、自主投入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中,为其长远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程炎斌.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建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54.?
[2]毛文玉,唐赟.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困境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8):245-246.?
[3]张起英.巧用信息技术教学绽放生物课堂光彩[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