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30期   作者: 赵春丽
[导读] 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赵春丽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464300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更要在技术支撑下融入生活中的正能量,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能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视听说上全方位地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节约板书时间,让教学更高效。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高中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的要求,强调了创新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深人开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思维的训练尤为重要。因此,林崇德教授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型,他指出:“从思维的层次来说,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结合各科教学,抓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由此可见,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融人各学科教学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物理发散思维的涵义
        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简单来说,“蚂蚁搬家要下雨”就是思维间接反映的一种体现,通过“蚂蚁搬家”来获得对“雨”的认识;“笔是书写的T具”是思维概括反映的一种体现,指对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本质认识。而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基于以上分析,可将物理发散思维理解为:大脑在物理认知活动中以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物理认知活动主要包括物理观念建构、物理探究实验以及交流评价分析,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二、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教学材料单一
        现当下,我国的高中物理教材较为单一,主要是以物理课本为主。在讲解完教科书以后,教师便会安排学生以做题的方式来巩固知识。这样做是具有非常大的弊端的,首先会使学生对于物理课堂的期待值急剧下降。其次,单纯以做题方式来巩固知识,其有效性其实是存疑的,越来越多的学生,反而因为陷入题海,缺乏总结和反思精神,最后物理学到“谈物色变”的地步。由于高中物理知识总体偏难,而且内容繁多,教科书在编排上也不能做到样样兼顾,这就形成了一种“学生在课上能听懂,在做题时就一脸懵”的现象。
        (二)实践能力培养欠缺
        高中物理在教师授课过程,也往往会产生这样一种情况,即老师为了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课堂知识点的讲解,会减小实验部分的授课量,甚至取消。从应试的角度来看,取消实验环节,而代之以老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播放相关的实验视频,随即讲解相关的重点和易错点,并要求学生背诵铭记,确实会加快课程进度,完成教学量。但殊不知,从长远来看,这么做其实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物理的学习兴趣。其实,在授课的同时,辅之以实验,会极大地提高授课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


三、物理学科素养视域下高中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
        对于正处于高中阶段的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对于一定的问题也拥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而高中物理教师如何在物理这一科目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不仅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需要高中物理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课下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和想法,进而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
        (二)积极质疑,攻破重点难点
        高中生所承受的学科压力较大,再加上高中物理内容学习的深入性和广泛性,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往往理解不深、不透,从而影响有意注意力时长。因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鲜的事物,培养学生感知兴趣。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积极质疑课件展现时的不足,主动探索更好的授课方式,比如将课本中过于繁琐和抽象的内容知识点,转化成视频或图象的形式,更直观地传达给学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调动其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能将枯燥的课本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多媒体屏幕上用不同的颜色底纹标记,能让学生更清晰地发现讲课的重点内容,也能让知识点更深刻地印在学生脑海中,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和攻破重點难点。在物理公式和属性分析上,可通过一步步的动态演示为学生展示最终结果的形成步骤,并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标记,以减少学生的记忆负担,有利于促使学生对其中的推导过程进行理解。
        (二)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了解和学习物理学史是学生拓展科学思维的另一种方式。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科学观念、正确的思想方法,都以科学为依据。发散思维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训练发散思维,首先要了解物理学家是如何利用发散思维推进科学研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物理学史中科学家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故事,指出发散思维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阐述发散思维的特点。例如笛卡尔和伽利略的惯性观点使牛顿推出了“牛顿运动定律”,而有关运动定律的概念与哥由尼和开普勒的天文学相结合,又引导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切发现都从苹果落下开始。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的同时又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我们知道苹果和月亮除了都是圆的以外,很难发现它们还有其他共同之处,但是牛顿却看到了“万有引力”。瓦莱里说:“当每个人看到月亮不往下掉的时候,只有牛顿看到月亮正在往下掉。”是发散思维使牛顿思考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即月亮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力是引力,这个力与苹果受到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剖析,窥探牛顿的缜密推理,让学生感受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四)在实验课堂活动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对于高中物理这一科目的学习,它需要一定的实验来进行辅助,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高中生深刻认识和理解高中物理知识的本质,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根据适当的物理知识开展实验课堂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具有发散性思维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該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中物理教学,让高中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摆脱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新的课堂环境,在情境结合中取得更高效的教学成果。要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方式调整。只有不断融入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新元素,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教学的目标,为学生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志朋.高中物理课堂发散学生思维的探索[J].中华少年,2019(34):207-208.
[2]杨双才.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思维方法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3):141.
[3]万荣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3):64.
[4]陆孝利.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19(34):24.
[5]顾勇.物理实验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与训练[J].新智慧,2019(2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