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华
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高中 湖北 宜昌 443000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材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的延伸拓展。和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样,同属具体的案例分析,也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具体解释和运用。通过对世界上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剖析,加深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理解,认识农业区位的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思路】通过收集典型案例的视频、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及分布,学会分析大牧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自然因素)和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理解人地协调观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的理念,并通过借鉴世界典型农业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究家乡类似农业的发展对策,学以致用,学会关注生活、关注家乡发展 。
【教学目标】
1、结合视频、图片材料,分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分布及成因,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2、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例,分析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维能力
3、通过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发展条件、发展方向、发展策略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4、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结合家乡实际,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总结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分布及成因
2、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形成及发展的区位条件
3、结合案例,学以致用,分析家乡畜牧业现状,为家乡畜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教学难点】农业区位因素在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发展过程的关联作用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讲述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读教材、观视频,夯实基础
1、展示图片,从日常生活中肉、奶、禽、蛋的来源导入畜牧业概念及分类
设计意图:从关注日常生活入手,展开话题讨论,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
2、观看视频《澳大利亚》片段,思考问题:
(1)视频中牧场所在地的环境(气候、植被、面积、人口)有哪些明显特征?
(2)从牧场放牧的数量、品种可以看出大牧场放牧业具有哪些特点?
(3)他们千里迢迢赶着牛群到达尔文港的目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展示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壮观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对大牧场放牧业所处的环境、放牧的规模和品种以及放牧的目的获得感性认知,为归纳大牧场畜牧业的概念、特点及分布做铺垫。
3、对照导学案材料,教师引导,完成导学案问题
(1)大牧场放牧业概念:
是一种面向( ),提供( )等产品的( )地域类型。
(2)特点:( )
(3)主要分布在( )等国。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 )气候区。
设计意图:在感性认知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本概念、基本特点的理解及掌握。
4、出示图片,判断所示内容是否为大牧场放牧业并说出判断理由。
设计意图:知识运用,概念巩固。
本环节预期目标:
1、通过直观图片和视频展示,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2、多媒体展示和设问相结合,做到知识掌握以生成为主
3、强化基本概念理解及运用
第二环节 读教材、析案例,提升素养
1、学生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问题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欧洲人到来前后,潘帕斯草原的生产方式有何变化?
(3)阿根廷牛肉主要靠出口,原因是什么?阿根廷牛肉是如何运送到市场的?
(4)视频中牛肉是如何运送的?阿根廷牛肉运送方式有何优点?
(5)材料: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欧洲当地国家及其他国家牛肉在欧洲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对阿根廷牛肉出口造成一定冲击……
阿根廷牛肉走向市场,就要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考验。市场竞争中,品质竞争是关键。阿根廷牛肉如何确保在市场上的品质优势?
(6)材料:受经济利益驱使,潘帕斯草原部分草场过度放牧,一度呈现退化趋势
潘帕斯草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是什么?阿根廷人采取了什么措施?
设计意图:结合案例,通过情境呈现,抽丝剥茧,层层设问,组织学生自学,激发学生探知欲望,初步构建知识网络,落实基础,提升素养。
2、在导学案完成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课件,引导梳理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发展过程。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回答,对问题逐一剖析,引导学生思考区位因素在大牧场放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强化知识网络,突出重点。
3、微课(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发展历程流程图)展示:梳理社会经济因素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发展中的关联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发展历程流程图的讲解,进一步强化区位因素在大牧场放牧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4、知识巩固
读南美洲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该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
(3)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________,其反映了________改善和________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4)阿根廷为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设计意图:阶段巩固,学有所得。
本环节预期目标: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能成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不是偶然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优越的自然因素是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产品走向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的条件,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是该区域大牧场放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通过本环节教学,预期完成下列目标:
1、通过分析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发展条件、发展方向、发展策略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3、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成功的经验,为下一环节教学做铺垫。
第三环节 访家乡、接地气,拓展运用
读材料,看相关视频思考并讨论
材料一、夷陵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在河谷、坡地分布有广阔的草场资源。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之余,农民在山前屋后普遍放养有牛、羊、猪、鸡、鸭等多种畜禽,品种杂、规模小。
材料二、夷陵黄牛是宜昌地区特有的黄牛品种,至少有500多年的养殖历史,具有“生长快、抗病强、品质优”的遗传特性。自然的饲养方法加上独特养殖育肥技术 , 经过不断研究,培育出夷陵牛雪花牛肉。夷陵牛从喂养原料及方法、生长环境、出栏时间、体重,每个技术环节都要恰到好处,缺少任何环节都无法形成雪花牛肉,严苛的技术环节造就了人们奉为美食至尊的雪花牛肉。
材料三、市畜牧局表示,将依托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市级夷陵牛核心品种资源场,同时申报注册“夷陵牛”公共品牌,在做好夷陵牛保种的同时,积极打造集标准化养殖、屠宰深加工、直营专卖、主题餐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夷陵牛全产业链。
材料四、视频(夷陵牛新闻报导)
思考1、目前夷陵区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思考2、夷陵牛雪花牛肉在市场上售价高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读材料,结合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发展,你可以为我区畜牧业发展提出哪些可行性建议?
设计意图:
1、本环节是对课堂导入环节的呼应。本节课教学从生活入手,又回归生活,做到首尾衔接,完善课堂结构。
2、总结巩固课堂知识,通过关注家乡发展,学以致用,实现知识内化、能力提升、情感升华。
本环节预期目标:
1、让学生明白“生活即地理、地理即生活”道理,提升课堂感悟,加强对地理知识实用性的理解。
2、结合家乡实际,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3、通过关注家乡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情怀。
【激情小结】
通过本节课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进一步理解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区位的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剖析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成功经验,探究了家乡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希望同学们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参与到家乡的经济建设中,也能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期望有一天,我们在介绍自己家乡的时候,不仅可以说,我的家乡有三峡大坝,更要自豪的说,我的家乡夷陵——牛!
【教学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表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人的立场不能改。因此本节课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提倡生成性,关注学生成长,注重学生情感体验。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微课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思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意识,学以致用,自觉关注生活,关注家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