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志
五大连池市高级中学校 黑龙江省 五大连池市 164199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全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更是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教学的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所以本文也结合高中时期教育工作的开展实际情况,重点了解到核心素养大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开展实践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教育所具有的特色,以便于保证学生能够在最新的环境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社会中优质的高科技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
前言:在我国高中校园内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的模式和路径进行改变,是课堂提高整体效果的最为主要的路径之一。由于受到传统高考科目的影响,很多校园对于信息技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所以本文也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深入了解到核心素养下这一学科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模式,目的就是利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知识学习的质量,从而保证学生在未来成长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乘风破浪。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
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想要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建立起一个系统全面的教学思想认知,避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和影响。充分的意识到在当今社会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明确这一课堂教学工作,可以通过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实现最终的目标,而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高考,所以教师需要把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找准位置,这样才能够达到有效教育的目标。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理念,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一个工具,把这一学科的内容与日常教学充分地进行结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的进步;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发挥出课堂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交流阶段所起到的有效作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系统性的知识学习和传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对学科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分析。校园也需要注重对任课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任课教师未来的发展提供全方面的机会和最为基础的保障,这样才能够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教育效果,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二、加强制度约束和技术指导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想要真正的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环境的目标,需要立足于学生当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情况,真正的加强课堂的约束力度,利用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其中学生不听教师指令,探讨和玩游戏的现象,需要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影响正常教学行为的现象。也需要制定计算机教室中的规章制度,以便于约束学生不规范的行为。
通过反面的例子警示学生,让他们能够真正的意识到,如果自己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出现沉迷于游戏的现象,就会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最终荒废学业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教师需要加强课堂上的监督,减少学生玩游戏的机会,通过监控的技术进行机房的管理,这样学生就能够避免游戏的安装,也能够真正的集中注意力学习课堂所涉及的知识。例如:在学校微机室学生使用电脑时,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趁老师不注意把USB设备中的游戏复制到电脑上的现象,虽然电脑系统安装了恢复系统,但是学生拷贝的速度很快,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加强巡视监督,也可以组织学生互相监督,以同学的身份对其他学生进行监督提示,保证每个人都有管理的权利,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也能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律,以此得到健康的成长,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课堂教学工作实行分层化
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想要真正的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就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的手段,这样才能够使课堂向着全方面的方向所发展,也能够真正的以学生为根本,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提前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现状,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在同一个班级内部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对于少数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需要他们进入第一层次;基础较差、学习速度明显比较慢的学生进入第三个层次;剩下的大部分中等学生则成为第二个层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现状,设定各个层次教学的目标,设计不同的练习内容,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
在课堂上,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内容和学习的能力,选择合理的学习目标,完成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都能够得到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解Flash动画知识的时候,针对学习困难的第三层次学生,教师就可以提出让他们利用Flash制作简单动画的教学目标;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需要制作出图文并茂,具有交互功能的小影片这样的教学目标。根据这种课堂教学的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并不会觉得任务简单,也不会出现完成任务后无事可做的现象,能够积极地钻研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会因为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布置的任务过难,而无从下手。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帮助,以快促慢的现象,也能够让学生勇往直前,向着更高的层次所发展,以此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学生良好的发展,达到其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高中校园内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认为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能力提升,以及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方法影响了学生后续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的进步。所以本文基于以上的内容,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分析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实施策略,目的就是利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的现状,以此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芳.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在高中英语课程中的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33.
[2]郭菲.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制作个性化新年台历”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9):52-53.
[3]潘佳文,袁军.Big6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以《初识物联网》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4):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