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茂勇
安徽省宣城市第四小学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难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精妙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趣味导入
师: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岛上建立核潜艇的计划。如果是你,会怎样回答呢?
生:……
师:罗斯福小声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说:“能保密。”罗斯福接着会怎么说呢?
生:……
师: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本组课文我们就来学习语言的艺术。首先学习第21课:《杨氏之子》。
板书:21 杨氏之子
师:请读课题,你理解课题的意思吗?
生:氏:家族的字,杨氏,杨家。之,的。杨氏之子:杨姓人家的儿子。
师:若想知道陌生人的姓,我们应怎样询问呢?
生:请问您贵姓?
师:被问者又该怎样回答呢?
生:免贵姓……。
师:请几组同学试试。
生1:请问您贵姓?
生2:免贵姓董。
师:那他就是——(董氏之子)。
生3:请问您贵姓?
生4:免贵姓万。
师:那她就是——(万氏之女)。
师:我平时看有的同学是爷爷接送上下学的。(对某生)请问你爷爷贵姓?
生:免贵姓王。
师:那他就是——(王氏之孙)。
师:回到课文。 这篇文章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是指古人“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也叫古文。“白话文”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
白话:“吃饭了吗?”
文言:“饭否?”
我们学过许多白话文章。白话有白话之美,文言有文言之妙。让我们一起领略文言之妙。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Huì yuē qín liáng yì nǎi
PPT:惠 曰 禽 梁 诣 乃
生:朗读生字。
师:同学们说说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生:梁的声母是边音,乃的声母是鼻音;诣读yì,不要读成zhǐ;曰要写得宽宽的扁扁的,与日区分。
生:去拼音读生字。
生:朗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师: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再读课文,读懂文意,回答问题。
PPT:1、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提到哪些物?
2、杨氏之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生:……
师板书:
甚聪惠
杨氏子?????? 杨梅 君家 果
孔君平 ? 孔雀?? 夫子家 禽
师:下面我们一起深入走进课文。
PPT:梁国 杨氏子 九岁,甚 聪惠。
师:甚:很,非常。惠:同“慧”,智慧。这就是我们以后要说的通假字。意思搞懂了,请再读这句话,注意断句。
生:朗读。
师: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请仿照此句夸夸你的小伙伴。
生: 氏之 甚 (聪慧、机灵、调皮、美丽……)。
PPT:孔君平 诣 其父,父 不在,乃 呼儿出。
师:大家记得《牧童》的作者是谁吗?
生:吕岩。
师:吕岩字洞宾。吕岩就是吕洞宾。孔君平就是孔坦,字君平。是孔子第26代后人。诣:拜见。“诣” 在古时候,指下级拜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拜见自己尊敬的人。乃:就,于是。父不在,乃呼儿出。可见两家关系很好。
请再读这句话,注意断句。
生:朗读。
PPT:为 设果,果 有杨梅。
师:注意为在这里读wèi。设:摆设、摆放。联系上下文说说谁为谁设果呢?
生:(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师:请再读这句话,注意断句,读准字音。
生:朗读。
PPT:孔 指以示儿 曰:“此 是君家果。”
师:示:给……看; 曰:说; 此:这; 君:对人的尊称,意思是你。
如宋代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后面的内容谁能接下去?
生: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请再读课文中的这句话,注意断句。
生:朗读。
师: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
师: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因为,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PPT: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对。此处“应”字要读yìng,应声就是随着声音,如果敲门没有人出声,那就要读yīng声。这句话说明杨氏子很快作出反应。
师:未闻:没有听说;夫子:先生,古时对年长者或者读书人的尊称;禽:鸟类。
注意不要读成“夫子 家禽”。平时说的家禽指家里养的鸡鸭鹅等禽类。本文中指夫子家的禽。
请再读这句话,注意断句。
生:朗读。
PPT:说说杨氏之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比较:“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和“孔雀是夫子家禽”。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生:……
师: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以否定的形式婉转的回答,显得幽默有礼貌。
PPT:我也会说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 ;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 ;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 ;
……
四、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PPT: 21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五、拓展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PPT: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读yù)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读yé)?”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生:试说故事大意。
PPT: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六、布置作业
1、继续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体会语言的精妙。
2、选择开展如下活动,发现、积累并学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
(1)搜集谚语、笑话、相声、幽默故事或影视剧精彩对白等,想想其语言特点;
(2)搜集一些提示语、广告词,比较表达效果;
板书设计
21 杨氏之子
甚聪惠
杨氏子 杨梅 君(杨)家 果
孔君平 孔雀 夫子(孔)家 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