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渗透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黄凯梦
[导读] 近年来国家强调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工作
        黄凯梦
        广西桂平市木圭镇中心小学木山分校
        【摘要】近年来国家强调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工作,关注学生在综合素质、爱国情怀、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在小学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日常教学管理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渗透,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以小学教学管理中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教育现状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小学教学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方法,通过学生德育教育渗透问题的探索,为我国小学德育基础教育的优化实施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教育渗透
        一、小学教学管理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包括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监控管理等各个方面,而教学管理过程的实施,也是师生相互交流互动和思想传递与影响的主要过程。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进行德育渗透,能够将立德树人理念和德育教育要求渗透进课堂活动、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学科学习当中,能够潜移默化的让小学生通过日常的教育熏陶收获更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世界观。这种于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比直接进行德育课程教育更有影响力,也更易被学生接受,是培养小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全面优化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教育作用。
        二、小学教学管理中德育教育现状
        当前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和教师都开始重视对小学生优秀品德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德育教育渗透时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优化的问题。
        (一)教师对德育教育理解片面
        首先是教师对德育教育渗透的理解比较片面。部分教师无法透彻的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而片面的将其认为是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没有意识到当代德育教育在教学管理中全方位渗透、与教学活动、课堂教育等结合开展的重要性,导致德育教育渗透效果不显著。
        (二)学生德育实践自觉性不足
        其次,由于学校环境及周围人的影响,小学生在德育实践方面的自觉性比较弱。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学生无法通过对身边健康的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自觉学习获得德育教育实践的进步,其德育综合素质仍然难以提升。培养学生自觉的良好道德实践能力是关键。
        三、小学教学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针对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现状,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进行德育渗透十分重要,需要注意结合教学管理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德育渗透,并且注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才能实现小学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教学管理中的个性化德育教育实施
        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渗透,首先要能够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和自身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由于身心成长特点,小学生具有自我约束力不足、自觉性较差等问题。

在进行德育渗透中,要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习惯、特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教师需要对学生细心观察,挖掘其学习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德育渗透,让学生能够更乐于吸纳德育思想。
        (二)结合教学管理日常学习及行为规范开展德育教育
        教学管理不但包括小学生课堂学习的管理,也需要对其学习生活全过程行为规范进行监督。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科知识积累也得到一定程度锻炼,如果能够在班级课堂教学及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教育,将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内容,在学生学校团体活动中渗透团结互助的优秀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教学生活全过程和学科教育关联性渗透方面获得更多的德育教育。
        (三)教师以身作则的德育教育渗透
        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德育渗透也离不开教师以身作则的引导和榜样作用。教师是德育渗透的核心力量,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生会对教师教学中的行为、传递的思想、一言一行进行模仿和学习,教师如果能通过教学过程中从言传身教的角度进行德育渗透,并不断提升自身对德育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例如,能够将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教学中,言行引导德育思想和实践,將为学生塑造更好的德育学习环境。
(四)更新小学教育观念,提高德育重视程度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及教师都要充分重视德育教育,将其作为核心工作来开展。并且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以德促学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水平。各个学科教师都要革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本学科与德育教育的联系,形成良性合作与竞争的机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学校层面还要着力建设德育教育的校园文化,如在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板报校报中,都要积极宣传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浓郁的德育环境中,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和感染。
(五)家校共建形成合力,提升德育教育成效
        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家庭教育与课堂教学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主动与家长建立德育教育共建机制,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从而更好地提升教育的成效。实施家校合作,必须建立在教师与家长良性的沟通之上,让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也深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然后综合学生整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教育中,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渗透能很好的实现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探索更多德育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渗透办法,是小学教师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寇勇.浅析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18-19
        [2]黄惠婷.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教育现代化. 2016(26):356-357
        [3]王国勇.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学周刊. 2014(36):129
        [4]黄建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德育管理策略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言2019(3):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