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丽1 刘宏松2 朱春丹1 孙丽娴1
1.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 2.广西柳州市铁一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课程,而学生在学习能力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造成了学习上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优化物理教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更多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关键词:分层教学;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由于学生存在先天素质、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的差异,形成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需求目标的不同。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面对学生,针对学生的能力、基础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点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更好地发展。
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通过新的教学模式优化应用,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比较有利。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分层教学,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加以促进。
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各个层次的学生特点,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基础好的学生充分发挥其特长,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基础一般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积极主动学习,也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有所提升。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实施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进行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时候,为了确保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得到实现,自然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分层之后,同样会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授课之前,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开展分层教学,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个人兴趣予以激发。当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自然就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在具体实施分层教学中,根据教学流程特点,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主要有学习目标的分层、授课分层、课堂训练的分层,课后作业的分层、测试内容的分层等等。通过分层教学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由于自身学习水平不高,对他们的学习目标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就可以了,无须再进行知识的延伸。这样学生们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习效果。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对他们加以引导,对知识进行延伸,促使他们去探索一些难度相对更高的物理知识。
下面以课堂教学为例,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法。以福建高考物理第16题变压器题型为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讲授不同的解法。
16.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变压器的匝数n1=n4<n2=n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R,A1、A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相同电阻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L>2R,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B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
A.A1、A2两表的示数相同
B.L1、L2两灯泡的量度相同
C.R1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
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
.png)
这是一道选择题,在讲授的时候,如果面对的是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我们可以从物理原理、基本知识上面进行推导,以便学生对变压器的知识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不妨试着讲授解法一。
解法一:
.png)
解法一虽然从变压器原理、各部分电路电压、电流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但对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能掌握。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显然解法一并不适用。既然是选择题,不妨试试别的解法,请看解法二。
解法二:作为一道选择题,在考试时学生显然是没有时间进行上述详细复杂的分析,即时学生这样分析,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对于学生而言,不妨从回归教材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此题所描述的两种输电方式的差别就在于上面的线路多了一个升压和一个降压变压器,其效果就是使得输电线路的电流更小,故I
A1<I
A2.即输电线路损失的电压更小,损耗的电功率也更小,故用户得到的功率更大,故L1灯更亮。对比第一种解法,此解法简洁快速,值得一用。
当然,作为一道选择题,此题还可以采用赋值法,让运算变得简洁方便。
解法三:
.png)
虽然是同一道题,但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灵活讲授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结束语:
终上所述,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通过针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基本需求,促进其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而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为个人发展奠定基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也有着非常高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不能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还需要将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实施分层教学的时候,同样需要考虑素质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宇新.分层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2008(01).
2.陈爽.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2016(27).
3.祁烨.浅谈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2015(29).
4.崔桂杰.分层教学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