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林国璋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思维展示引导方法,
        林国璋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福建莆田   351146)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思维展示引导方法,在教学中其具有综合性能,主要是通过特定的线条、形状和相对简洁的文字描述,将知识的主线、副线完整地展现出来,结合一定的教学因子将教学重点知识以点、线、面的立体化形式展示,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导,思维导图的引导模式将会更加深入有序地渗透进学生的思维想象中,使学生快速正确地构建出知识框架,并加速对知识结构的记忆与掌握,对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思维导图;对策
        目前初中的地理知识结构复杂、信息量大、区域分块多、考察综合性较强,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任务中,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更方便地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成为关键,思维导图可以将发散的知识结构系统地串联在一起,不仅可以作为课前预习的导领,还可以在课上及课后发挥显著的梳理记忆作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及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枯燥无味的专业性名词,难辨拗口的外国地名,数不胜数的特殊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无疑让整个地理课堂变得低沉无趣。学生最讨厌的莫过于长篇大论的陈述介绍,但是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使得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思维导图可以明确直观地将课堂内容呈现在眼前,削减了大量的课本内容的介绍,使得学生可以轻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在脑中构建出学习大纲,清楚每一步需要记住哪项知识点,而不再是盲目地背教材。思维导图的广泛应用也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化解了尴尬课堂这一囧境,有助于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为广大教师减轻不少教学压力。
(二)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地理的教学难度系数数一数二,信息量大、变化性强,还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思维以及看图绘图等能力,这些更为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增设了不小的难题。利用思维导图既使得学生可以轻松掌握重难点,又能帮助教师减轻教学上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随时利用思维导图提出问题或者建议,教师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不解之处并加以解答,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教师在开展新课之前肯定需要对课程进行备课,研读教材的内容和课标的相关要求,从而全面的了解一节课的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只有充分的准备了课程才能够上好后面的课。而在这个时候教师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自己对新课整体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梳理。教师在学生预习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汇总,以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也为学生提出具体的预习目标和任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预习的导学案和提纲。

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一些疑惑,带着疑惑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往往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时,我就让学生课前进行了思维导图的绘制,因为学生刚刚接触,所以在绘制前我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一些框架,让学生补充,其中我写出了地球仪和地球形状大小这两个关键词,然后在地球仪下面又列出了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等词语,鼓励学生进一步延伸绘制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记笔记有着重要的意义。记录笔记一方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同时笔记中能够清晰记录下一节课的要点和整体的结构,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加深学生记忆。同时日后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复习。但以往的记笔记方式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记笔记时可能会埋没掉相关的关键词,无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记忆,记笔记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使得学生无法清楚听到教师课堂讲解的知识。但如果我们在记笔记中运用思维导图这样的模式往往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时,学生可以将一般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作为三个关键词然后进行知识的延伸。这样的模式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提高了记笔记的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授课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学生课堂记录的笔记,帮助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开拓学生的思维。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时的应用对于学生再次理解和记忆知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的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不同,有的时候对于记住的东西我们会产生遗忘。在复习时因为内容都是学习过的,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复习时表现得不够积极。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尤其强调的就是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要能够把琐碎的知识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如果在复习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方式往往能够调动学生兴趣,改变以往复习的枯燥性。
(四)思维导图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解题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借助学习的内容重构知识的过程。而在解题中题干里面会有隐性的和显性两方面的信息。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问题出发,善于从题干中获取关键的信息,提取信息的内容,然后进行整合和分析,这时候就可以借助复习时候整理的思维导图,从中抽取需要的知识点,然后完成题目的解答。在这个解题的过程中因为有了思维导图的辅助大大的提升了学生解题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出了思维导图的优势。所以在解决地理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使用思维导图的内容,具备思维导图应用的意识。
        总而言之,建构思维导图可以将杂乱无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楚知识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要着重强调知识内在的固定逻辑结构。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教师在实际应用中要不断探索,找到思维导图应用的有效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文霞.初中地理思维导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00(004):P.93-94.
【2】秦玉强.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No.429(03):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