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
海南省技师学院,海南省 海口市 570000
摘要:当前社会各界都非常注重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也非常注重教育体制的创新改革,这推动了教育体制创新改革的速度与成效,中职教育是非常关键的教育形式,其对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当前中职院校思政教育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需要相关工作者进行深入探析并且提出对应有效的创新改革措施,推动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教学;分析
1导言
在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思想政治属于非常关键的学科,其有助于明确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能够强化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在思想政治课程实际教学中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效都不理想,所以,要求进行创新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标。
2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2.1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很多中职院校中都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因为中职院校更加重视技能方面的培训教育,导致在教育经费更加倾向于技能培训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配置方面存在严重的资源不足,其他教师兼职思想政治教师的现象非常多,这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讲非常不利,难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2.2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中职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依然沿承传统形式的教育模式,过去那种仅以关心个人政治上成长进步为出发点而采取的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取得短期效果,求得表面思想稳定,同时还极易陷入空洞说教的泥潭,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具体要求,更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这是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良的关键性因素。这一点在教龄长的教师中最为显著,因为教师欠缺应有的创新意识,不能及时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开展产生不良影响。
3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
3.1政治课教师的素质是关键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除了班级主题班会外,很少有思想与道德素质方面的直接教育,所以,增加了思想政治课数量,也就间接提高了学生们的道德素养、政治知识和思想水平。政治教育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对学生来说不可或缺,学生的思想、涵养及观念都能在政治教育中得到提升。因此,可以说政治教育能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教师教学前对教材必须做到“三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熟悉所要教授的内容,真正做到旁通、变通以及精通。只有真正做到这三点,教师才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旁通,是指教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习最根本的目标是将所学的知识实际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这也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变通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依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动,在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时运用多种思维模式,不能过于死板。这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说,是基本的要求。精通指的是教师要真正了解教材的内容,这是教师在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师只有真正精通教材的内容,仔细研究教材、教学大纲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才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3.3学生自身实际情况
由于家庭教育和前阶段的学习情况及社会影响等因素,中职生整体素质不高,中职学生逐渐形成了一个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厌学情绪严重,行为习惯较差等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困难。学生没有学习欲望,甚至对学习厌恶。
4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对策
4.1紧扣实际,充实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
中职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职业精神、健全人格等。中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应当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为重点;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根据《2020年版标准》的要求,中职思想政治课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等四门主要课程;选修课程由学生选择修习,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主要包括时事政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立足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紧扣社会热点话题,紧跟新时代步伐,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放在同一个有机整体来统筹思考,才容易形成合力、产生共鸣。
4.2深化课改,营造适合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的育人环境
思想政治课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和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实施“三全育人”,立体式地推进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异曲同工的作用。第一课堂要严格落实《2020年版标准》,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四门必修课开齐开足,不得随意减少,同时,采取措施开设时事政策教育、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选修课。要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和使命感,为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和教学创造必要条件,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师资培养、经费保障等给予充分保障。强化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课教师结合当地实际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建立学生成长台账,全过程、全方位记录学生在校成长情况,在学校数据管理系统中设立“学生综合素质表现”,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表现、参加社团、自愿行动和奖惩情况等内容的进行记载,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有效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特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体系创新,在通俗化、时代化、网络化等方面有所建树,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营造良好环境,并强化思想政治课课题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拓展有效路径,增强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4.3坚定信念,打造迎合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的教师队伍
要想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中职师资队伍,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行为示范,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的武装,做好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教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二是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思想政治课教师既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善于做育人的“人师”。三是要切实解决教师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有针对地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尤其为名师、学科带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氛围。四是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除要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外,更要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找准思想政治课与学生成长要求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最佳结合点,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及实际需要相融合,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和实用性。
5结论
综上所述,必须严格对照《2020年版标准》要求,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改革教育教学手段,增强思想政治课吸引力,强化课程实践教学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泽.新形势下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0):145-147.
[2]贾灵丽.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191.
[3]刘世福.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