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明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岭南中学530699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当中。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历史教师逐渐重视起了翻转课堂。在本文中,笔者阐述了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和优势,并提出了一些关于翻转课堂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新课改要求在初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初中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恰好能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将翻转课堂与初中历史教学相融合,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的作用下,营造出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寓教于乐进行互动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构建初中历史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优势
翻转课堂的主要教学优势在与课堂教学主体的翻转。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往往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教学地位,而初中生则处于历史学习的被动地位,历史学习思维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散。在翻转课堂应用到历史教学当中,教师打造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充分发挥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等形式,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历史反思能力[1]。在翻转课堂的作用下,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大幅提高,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自主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充分利用微课、互联网等方式主动的查找历史学习资料,提高了初中生的自学效率。同时,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下发学习任务,让组内成员通力合作,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初中生的协调合作能力,无形中培养了初中生的探究思维和历史反思能力,提高了初中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录制微课视频,提高课前学习效率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前学习效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把握好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围绕着教学大纲和教材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录制微课视频等方式。以视频录制的形式将课堂教学的主要重点和难点呈现出来,在课程视频中添加相应的图片、音频、短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保证视频时长不超过十分钟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碎片化信息已经充斥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历史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一特点,以“碎片”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课前学习效率[2]。
比如,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中,教师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在视频中重点阐述北京人的发现和北京人的特征。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视频当中教师可以适时添加相应的图片,如《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等等。将教学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在视频当中,将重点以鲜艳颜色的艺术字体标注出来,通过视觉刺激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能力。
(二)进行小组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凸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教师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充分体现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下,教师将班内同学分为不同学习小组,在进行基本的教学讲解之后,给不同学习小组布置探究任务,让同学们就历史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培养其独立思考、协调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
比如,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一课中,为了深化学生的历史思维,在完成基础授课内容后,教师提出问题:“禅让制要经过哪些步骤?”在问题情境下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得出结论:“进行禅让时,要征求各部族首领的意见,然后再推举品行高尚的人作为继承人。”
(三)进行分层教学,促进全班学生进步
在千年以前孔子就提出了要因材施教,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也逐渐意识到了人本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展开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根据班内不同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自身的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因素,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3]。针对学优生而言,教师的重点教学目标放在拓展教学资源、培养实践能力上;针对一般的学生而言,教师则要在巩固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历史思维的发散;针对学困生而言,教师则要重点关照其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东汉的兴衰》一课中,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问题:“面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如果你是光武帝,你会怎么做?”“光武中兴的背景是什么?”“黄巾起义的结果是什么?”在分层次的难度问题之下,促进全班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全方位的提高班内同学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拓展教学资源,课后巩固教学知识
历史学习不仅限于教师内的课堂教学当中,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线上历史教学也成为了当前火热的教学方式。通过自媒体平台、学习软件或互联网,教师可以充分获取历史教学资料,用来拓展教学资源,延伸传统历史教学课堂。为了检验和巩固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可在互联网上筛选相关的拓展习题和试卷,将一些简答题、选择题打印出来,下发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效率。
比如,在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后,教师可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拓展习题:“秦巩固统一的具体举措有哪些?”“假如陈胜吴广在戍边途中没有遇到暴雨,秦朝还会亡么?”以试卷、学习任务的形式下发给同学们,引发同学们的课后思考。
结束语:在新时期施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强化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进一步满足核心素养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县沛麟.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共同激活初中历史课堂[A]. 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七)[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3.
[2]聂艳.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浅谈[J].读写算,2020(25):76.
[3]李茶.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