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宏晖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江小学 511300
摘要:英语课堂不仅仅是语言知识与技能的种植园,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区。教师在施教前应当转变观念,了解教学本身未必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现实,从而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他们的不同需求,并把这样的理念熟记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德育情感;融合策略
引言
在小学时期,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程中,德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进行英语知识的教学,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让他们从小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一门语言课程,与数学、语文、科学等课程一样,英语课程也具有较高的德育价值。
一、小学英语课堂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缺乏德育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德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萌芽阶段,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诱惑,没有正确的辨别能力很容易走上歪路。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相较于其他学科,小学英语教学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最重要的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将德育教育引入小学英语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建立良好的品格素养,而且能够使小学英语课堂焕发活力。教师在课堂中借助对话游戏和情景模式展开教学,一方面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将德育与英语融为一体,使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德育素养共同发展,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德育情感的融合策略
(一)创设德育情境
教师要将与德育相关的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体现出来。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绘本是最能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就会发现,绘本故事情节往往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情境,适时地将思想道德内容融入这种情境中,就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品质,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地产生学习内驱力。可能学生已经不再关注用一些小动物形象展示的知识内容,学生更愿意接受和自己年龄段相符的情境设置方式,因此教师可以以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为绘本,通过同样的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归纳,让学生尝试与文章中的人物交朋友,融入文章的故事情节,更便于学生接受在故事中蕴含的思想道德观,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学习能力,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思想熏陶。
(二)加强正确引导
教师要合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绘本教学导入环节,教师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要有效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的办法,在层层提问中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人是如何生活的好奇心,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认识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而美好。一方面调动学生灵活运用已学语言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关联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我表达,抒发自己的感情,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通过这样一种联系古今的绘本阅读方法,再加上教师合理的引导,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植入自己内心深处,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以“English Corner(Level3)”中“Drill wood to make fire”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阅读后,针对第五段文本,教师提问:Is it easy to make fire?然后拿出两根树枝,请学生到讲台前体验钻木取火,其他同学齐声喊出magic words:Drill!Drill!Drill a branch!Fire!Fire!Come!Come!Come!但是树枝上并没有出现火花或者火。教师向学生说明年轻人可能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并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young man?学生回答:Clever.学生根据年轻人回到家乡教给其他人如何钻木取火的事件又得出“Hei shelpful”的结论。教师进行情感教育:自古以来人类勤劳、善良又充满智慧。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才有了现在的一切。要让学生从小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三)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快乐情感体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的教学应尽量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愉快的体验去学习知识,从而获得情感的满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敢说,愿说,获得一些英语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语音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把兴趣培养、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优教、以教怡情的效果,让教学活动成为一个知情交流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How old are you时,我把课堂设置成一个生日派对的场景,给当月过生日的学生举行集体生日会。学生齐唱歌曲Happy Birthday,送生日祝福,询问彼此的年龄,整堂课在快乐温馨的祝福声中结束。学生不仅学会了书本上的重点句型,还懂得了怎样祝福和感谢别人,懂得了关心和爱护他人。
(四)丰富实践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环节中,德育的渗透并不只是让学生了解到正确的行为规范,而是要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教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要结合自身具体的教学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实现德育内容向生活方面的拓展和延伸。
在以“Love”为主题的英语课文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历,主动分享自身感受到爱的情境,并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比如放学回家时,父母主动将沉重的书包背到自己的身上,顿时感觉暖意流动。当学生分享自身的经历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你是否向对方传达过自身的爱”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学生无话可说的情形,进而组织学生开展传达爱、送温暖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首先,由于大部分学生感受到的爱多来源于父母和长辈,教师设计为父母洗脚的环节,让学生仔细观察岁月在父母身上留下的痕迹,深刻体会父母的艰辛,推动学生形成孝敬长辈的思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向养老院内的爷爷奶奶送温暖的班级活动,将自身的欢声笑语传达给爷爷奶奶,并为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传达自身的爱意,同时认真聆听爷爷奶奶的教导和经历,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阅读相关英文资料或者观看英文影片,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借助植树节引导学生了解到绿化严重不足的现状;借助五四青年节了解历史背景,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德育素养,有效提升学生德育水平。
结束语
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并不只是看学生对某些道德理论的知识掌握水平,而是让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有所提高,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对自身发展的益处,使他们在英语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对社会道德与义务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秀梅.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J].吉林教育,2020(25):46-47.
[2]肖平.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184.
[3]杨艺铃.小学英语教育中德育的渗透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9(06):89.
[4]史嘉彬.浅议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上),2018(12):27.
[5]吴加蕙.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上),2018(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