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肖含英
[导读] 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离不开其素质的培养

        肖含英
        广州市越秀区雄鹰学校    510500
        [摘 要] 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离不开其素质的培养,人的一生中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其小学阶段。要想让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就要在小学时期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引导工作。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育课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和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课让学生离开教室进行身体和心理的锻炼,这是其他文化课不能做到的。下面我们将怎样能够把小学生的德育培养和小学体育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德育培养;途径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心就是德育教育,数、语、英等学科都能和德育教育轻松的融合在一起,但是对于体育教学说,就显得非常困难。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巧妙的将二者融为一体,让小学体育教学不但锻炼的学生的身心,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现状
1.1老师的德育教育意识比较薄弱,缺乏系统的德育教育方

        通过对几所小学生体育课的观察,发现几乎小学的体育教师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体育知识的教育,有的直接拿出体育器材让学生自行去玩,使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这种现象几乎在所有小学体育课中都会出现。教师只要监督学生不出现意外就可以了,对于体育课的考核要求也非常低。由于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没能进行德育教育,导致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小学体育教学的真实作用。
1.2不能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来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课不单单是针对小学生,其存在着独有的特殊性, 和特殊的教学模式。比如: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上体育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力,如果体育教师没有向学生说明这一点,小学生就不能深刻的体会到,就将失去了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在体育课中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技巧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果教师和学校相关领导都没有对这一点进行重视,那么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很难顺利的开展。
2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途径
2.1设计体育教学内容,融合德育教育
        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要求教师将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课堂教学,先由教师示范体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姿势, 教导学生建立起安全保护的意识,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系数。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多动、浮躁等特点,很难静下心来去完成一项任务,有的学生还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针对学生自身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相应的办法帮助学生决绝这些心理问题,比如:增加长跑项目,通过长跑锻炼学习耐心和忍耐力的提高,如果坚持长期的进行长跑有利于学生意志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合理的将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充分的体现出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不但可以非常顺利的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同时使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比如: 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伤员抢救活动中,在开始游戏前,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大夫的光荣事迹,让学生们对我国历史有所了解,并引导学生学生积极的参与和活跃的思考。

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将自己想象成白求恩大夫,在活动中体现出严谨认真和团结友爱的气氛, 促进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修养。
2.2借助体育教学和运动向学生渗透人生哲理
        小学生在体育运动和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锻炼。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公平竞争、不付出就得不到收获和三天不练就会生疏等等的道理,让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懂得只有自己不断地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成果,教师引领学生深刻的懂得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自身付出的
努力尊重和尊重奋斗和天赋等。在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中将人生哲理教导给他们并让他们深刻的理解是体育教学的一大优势和特色,正是体育教学的这一优点,所以运用体育教学为其他学科进行德育教育的补充工作,在学生们的学习实践中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比如:进行小学生100米测试,在第一次测试中,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是相同的,但是,在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测试之前,有的学生对自身进行了各种锻炼和准备工作,在接下来几次测试中,做过各项准备的学生的成绩要比不进行锻炼和准备的同学的成绩优秀。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这次机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鞭策,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此同时,教师不能把基础差距比较大的学生放在一起训练,防止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出现骄傲,打消落后学生积极性的现象发生。体育教师还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鞭策和鼓励,对于自信心缺失的同学要看到其进步并及时给与肯定,对于不怕失败的学生要进行软硬兼施的方式去鼓励学生。
2.3合理运用体育史料,实现德育渗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史料教学作为基础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其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实现情感上的调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针对这一环节,可以选择举例法,如:用田径运动员刘翔的相关事迹来激发学生对田径项目的认识。尤其是在体能训练中,有可能会出现怕苦怕累的学生,针对这一类学生, 就可以通过讲述刘翔如何突破自我打破世界纪录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体质和性格特点、有待改善的问题进行了解,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通过讲解残疾人运动会的相关知识,以及优秀的残疾运动员的事迹,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缺点、接受自身问题、改善自身问题,鼓励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品质。
2.4注重言传身教,落实德育渗透
        一直以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的教学态度不严谨,就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所以,教师需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会出现口误或者动作失误,当学生指出后,教师如果能坦诚面对自己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指误,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树立诚实、真诚的榜样。不言而喻,教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道德教育,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就需要努力提升自我的德育修养,努力做到以身作则。
3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小学生教育中,小学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相互渗透是关键,对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两者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了解, 最终对小学生体育与德育的渗透教育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丹.德育渗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8(16):140-141.
[2]辛桂芹.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7):1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