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短跑技能的初中体育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沈孝琳
[导读] “短跑”是初中体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训练项目,能训练学生动作技术的规范性,提升学生短跑技能。
        沈孝琳
        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 316000
        摘要:“短跑”是初中体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训练项目,能训练学生动作技术的规范性,提升学生短跑技能。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教学计划,循序渐进的强化短跑的训练目标,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锻炼平台,锻炼学生坚强的体育意志。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运动目标,我们还要进一步增强短跑训练的活动,从内容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从本质上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这才是符合新时代的体育教学理念。
关键词:提高短跑技能;初中体育;教学思考
引言
        短跑练习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理正常发育和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在短跑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确实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不高、教学成绩提高缓慢、甚至倒退等现象,与其在教学中的地位极不相称,尤其是初中女生表现更为突出。基于这一认识,笔者从2018年开始至2020年对初二女生的短跑教学进行研究,希望从中找出影响短跑练习的主要因素,掌握初中女生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倾向,再根据现有教学大纲对短跑教学的要求,制定出系列的教学方案,从而探索提高初中女生短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1短跑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学校体育的最终发展方向是“培养学生运动的习惯”进而实现终身体育。近年来,体育教材大纲改革之后,分为四个类型的课程设置。类似游泳、太极拳等内容作为简单教学的教材在一个学期中进行学习。篮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作为精编教材每个学期对学生进行教学。登山、定向越野等项目作为介绍性教材使学生了解项目。而短跑项目,和跳、投等基本身体素质的训练的课程作为锻炼性教材同样在每个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的体能呈螺旋向上的趋势发展。在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中,短跑并不常出现在单独的教学课程中,对学生短跑的训练通常是夹杂在球类课程的身体素质训练部分进行。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学校体育课程不重视基础的身体素质训练,体育课程设置对技能的要求体能的要求丰富,形成学生既没有学过短跑项目的技巧又没有系统通过短跑项目增加体能。且短跑运动是爆发力极强的项目,在进行跑步的过程中学生肌肉兴奋性高,腿部肌肉强烈收缩,如没有进行过训练,对学生各种体质不了解,则很容易出现危险。
2提高短跑技能的初中体育教学
        2.1、动作技术是关键
        动作技术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有的运动员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成绩很难再提高,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动作技能限制引起的。放松舒展的技术动作能使运动员轻松拿到好成绩,所以我们青少年训练教学中一定要把动作训练放在首位。我们知道技术动作是肌群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有主动肌和对抗肌,只有在主动肌工作时,对抗肌处于放松状态,我们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技术。短跑运动跑距较短,动作技术更加重要。短跑动作:整个跑程都是脚前掌着地,着地时要迅速蹬伸,身体要保持一定角度的前倾,前倾的角度达到上体充分放松为最佳角度,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摆臂要快速、头要正、肩关节放松,选好适合自己的起跑姿势及终点冲刺的时机,保持步长和步频的平衡,整个跑的过程中身体要协调放松。


        2.2学生对短跑的兴趣,奠定短跑训练基础
        短跑是一项对肌肉爆发力和耐力具有较高要求的体育项目,平时如果只侧重为学生讲解短跑技术动作,或者指导他们反复训练某一短跑技术动作,那么会使得学生感觉短跑教学非常枯燥,会影响他们学习短跑知识的兴趣,进而会影响短跑技能训练效果。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女生的短跑技能,教师要注意想方设法去激发他们参与短跑技术动作训练的兴趣,提高他们训练的热情,具体就需要密切关注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等,增加短跑技能训练的趣味性。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短跑技能方面知识期间,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苏炳添百米比赛的相关视频或者展示“飞人博尔特”的比赛集锦,使学生可以在这些短跑名将的激励下而逐步对短跑活动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各种短跑技术动作,可以灵活地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示范动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示范动作的要领所在。配合幽默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短跑技术的动作要领,增加短跑技能训练与教学的趣味性。又如,教师还可以灵活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将短跑技术动作的训练融入到相关的游戏活动中,以此训练他们的短跑技能。比如,通过“快慢跑”、“接力跑”、“追拍跑”等小游戏活动的灵活运用,有效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如其中的“追拍跑”主要是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两人一组),之后每组中的学生之间间隔1.5米的距离,在听到教师发出的就位口令后,要快速做出“蹲踞式”起跑动作,每组中后一个学生追到前一个学生的所在区域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的得分,越快追上,得分越高。通过这种趣味游戏活动开展,可以逐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短跑兴趣。
        2.3加强腿部力量练习,融入音乐元素,提高练习热情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情绪的方法,在音乐中也蕴含了人们不同的情绪,而音乐与体育之间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生活中人们也会通过‘‘喊号子”"唱山歌”等音乐形式,来促使体育运动的开展,激励人们更好地完成运动。所以,在开展田径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借助音乐的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伴随悠扬的歌曲中,提高练习的热情,从而舒缓学生的神经,促使学生完成田径运动的练习。在短跑运动中,腿部力量直接影响个体的爆发力和持久性;而节奏感不仅能促进动作的协调性,还可以带给学生以韵律感,产生美的享受。特别是对于心理更富有情境性的女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练习中我们适当安排一些有利于增强腿部力量和节奏感的练习,使课堂教学不至于局限在单一的短跑练习上。锻炼腿部力量,我们借用趣味的设计障碍来进行练习,开始时由教师设计障碍过渡到由师生共同设计,最后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练习,并规定了具体的强度与难度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后基本上能达到这一目标。每节课更换练习形式,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中,保持新鲜感,以最好的情绪积极参与锻炼;同时我们适当结合艺术体操、健美操等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在运动负荷上,本着轻重量、短时间、快速度、高质量的原则,逐步增强女生腿部力量和腰腹肌力量。
结束语
        做好对学生田径短跑练强度的控制研究,不仅可以实现初中体育田径教育目标,还能够为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实现对他们的体育素质培养带来支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并通过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田径训练,以确保田径训练强度的科学有效,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田径训练目标,为学生的田径素质培养带来支持。
参考文献
[1]顾秋竹.探析初中田径教学短跑项目中的力量训练[J].才智,2019(30):144-145.
[2]杨仕平.提升初中体育200m跑教学的有效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4):54-55.
[3]高志明.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2):33-34.
[4]张镇.初中田径教学活动中分段注意教学的运用探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1+27.
[5]出碧珊.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与训练研究[J].田径,2018(08):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