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张娟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
        张娟
        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         2643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中学音乐课堂中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及各种音乐设施因材施教,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音乐体验和审美能力,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放在教学中的首位,促进学生音乐素质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有效教学   中学生   音乐素养
        
        之前,对年轻歌手并不“感冒”的我,前几天看到一篇报道,报道中对青年歌手华晨宇的评价极高。不仅对他的品德大家赞扬,而且对他的音乐才华与音乐素养,更是赞不绝口。这令我不禁思考,我们天天教授着音乐,那我们注重孩子们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了吗?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想法与做法:
        一、在教学中应予情感教育于主导地位
        教师的教学如何,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将学生的整个积极性调动起来,是音乐可取的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首先老师在教时就要对音乐作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无论什么题材、体材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爱憎情感所以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富有情感的音乐语言把学生引入到作品中去,使他们进入角色,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去同主人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游击队歌》中,我先用情感来做先锋军,用了一个小问题做引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所以我们今天的生活很幸福,你知道80年前的祖国是什么样子的吗?同学们回答:抗战时期,一片混乱。老师:你能想象那时候的生活吗?在那样贫穷的日子里我们没有武器怎样打鬼子呢?同学们回答:同心协力,砸锅卖铁,抢敌人的,打游击。同学们说的很好,要想不被欺负,不被侵略,我们必须更加的强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幸福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就重温历史,一起打“游击”,消灭敌人。在我的语言和情感引导下,这节课同学们学习的很投入,很认真。取得了比我预想要好很多的效果,即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又让他们打开自己感情的闸门,懂得失去的痛苦和得到幸福生活的珍惜。
        二、在音乐教育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音乐和文字不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有着深厚的底蕴与丰富的内涵。音乐的美可以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音乐感受力不同,因而存在不同的音乐想象力。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创造。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观察、加强生活和情感的体验,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欣赏音乐作品。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他的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

如在欣赏《沃尔塔瓦河》时,我让学生在脑子里浮现出祖国的大好河山,蓝天大海,青山绿树,展现出更要爱护地球,美化地球的美好画面,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各自对音乐作品的心理反映和审美体验也不同。因此,我在音乐欣赏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进行了科学的安排,以符合学生的特点,做到积极创设情景,好听、容易听懂的作品多欣赏,不好听、难懂的作品也要欣赏,只是在欣赏时学生闭目聆听,加之教师以绘画为引导,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三.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音乐体验和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还要培养学生的欣赏体验能力,为此我们开设了不同的音乐社团,如乐器社团、声乐社团、舞蹈社团以及经典诵读社团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大量事实证明,亲自参与音乐的演奏或演唱活动,对培养一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如在《十送红军》的教学中我采用男女生二重唱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欣赏到音乐的魅力,体会到轮唱的音乐效果,在教学中我也现场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在表演不同的乐曲时的不同效果,如竖笛、钢琴、吉他、口琴.......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多层面的心理体验过程,各种欣赏体验方式之间存在着共存互补的关系,可以说,倘若没有音乐欣赏体验的多层性,也就没有音乐艺术特色的丰富。通过大量不同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格调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比、体验领略各种不同的美;华彩的美、淡雅的美、热烈的美、幽静的美、雄壮的美、隐秀的美、古典音乐的美、现在音乐的美,通过不同的对比体验逐渐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运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一些优秀的音乐公开课中,运用了许多切合实际的灵活的教学法,打破传统的枷锁,编创出具有特色的教学的方法。我个人以为是很值得推广的。比如一些运用游戏的教学法,比如用跳蹦蹦兔,来学习节奏、鱼咬尾的方式来记歌词等等,都是很好的边做游戏变学歌曲的好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回归到教材当中,吃透其中的要点,并将知识进行串联起来,做到推陈出新,提高教学的质量,不知不觉中使初中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我们都知道初中生处在智力发展的初级的阶段,所以每个人的音乐的才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详细认真的引导,在对学生的学习上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的才能天分上则要因材施教,使其得到长足有效地发展。
        五、综合运用各种音乐设施促进学生音乐素质成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技术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作为新兴的的教育工具,具有将视觉和听觉一体化的传播功能。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身体的各个感官都非常的敏感,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感受音乐。如在欣赏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时,我就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北京奥运会的申办画面,以及奥运会的开幕式的部分精彩片段,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那豪迈的温柔的气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创新能力。
        是的,我认为在现在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放在教学中的首位,有效的音乐课堂不仅仅是教授孩子们简单的唱歌,学习乐理,欣赏歌曲,更要看重孩子们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与创造音乐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总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