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勇超
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 山东 烟台265600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美术课堂能够使学生摆脱学习压力,投入艺术的海洋。教师应该利用美术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适当调节情绪,感受到艺术的魅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审美体验的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审美体验;策略研究
引言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高中美术鉴赏课而言,最主要的是发挥了美术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美术课中的鉴赏旨在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而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缓解目前的鉴赏课堂现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本文围绕现存在的问题与审美意义,谈谈如何增强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的审美体验。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关联性
实际上,鉴赏教学是高中美术教学的方法之一,它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首先,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上,鉴赏教学是重要途径。在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多样化的审美体验,在鉴赏作品时能更好地发现和体验不同于寻常的美,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其次,审美能力是确保美术鉴赏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从根本上来看,审美能力在学生美术学习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更是开展美术鉴赏教学工作的前提,只有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发现作品中的美。而且,审美能力也能实现对教师行为的有效补充,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问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责任。但是在具体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多种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压力异常大,在“高考”的重大压力下,所有的学生几乎都将全部时间、全部精力都放到了考试科目的学习中,认为美术课纯粹是浪费时间。在这种理念下,导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不愿意进入到美术鉴赏学习中。
(二)教师方面问题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方式单一。只是采用讲授法单纯地照本宣科,抑或是过于主观地强调自己的鉴赏观点,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只重视一味讲解,没有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就会导致学生渐渐失去审美体验,过于机械。其次,教师评价学生在鉴赏课中的方式也过于主观,或是教师根据个人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打分,或是教师只针对一次考试成绩的表现而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自己的审美判断与审美体验。
三、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审美体验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基于学生兴趣教学
从心理上来说,兴趣是学生愿意接受某种新事物的起点与动力。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据此,才能有效教学,提升人文意识。在此基础上,可以有两种方法应用:一是学生感兴趣什么作品,就将此作为教学内容;二是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导学的桥梁。而前者由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教学内容重合率较低,所以不如后者容易实施。将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引入,更容易符合教学目标,又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求知欲。学生兴趣的来源十分广泛,而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也是一个以满足不同的人的审美需求的作品,所以此时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学生兴趣的调查,找到两者的共通性,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利用。
(二)依托情境体验,强化鉴赏教学
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美术鉴赏兴趣,提升鉴赏效果,教师在优化、加强美术鉴赏教学时,必须要紧紧围绕“鉴赏”的具体作品,结合学生对美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等,利用多种手段给学生创设出一段精彩的鉴赏情境,借助情境体验的途径,引领学生沉浸在美术作品中,领悟其艺术魅力。同时,学生在情境沉浸体验的过程中,也对美术作品形成了更加深刻地地理解。
(二)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
美术作品源于生活,美术教学也不能离开生活。笔者认为,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不应照本宣科。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书本内容讲解知识,学生往往难以学会如何鉴赏美术作品,也难以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加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品及其相关内容。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查找一些关于家庭装饰画的资料。学生在做课前作业时,通过寻找资料,对家庭装饰画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上课时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对比教师所讲的内容与自己查找的资料,寻找其中的相同之处。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对鉴赏教学的重视
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当前的生活实践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正是因此,切实做好高中美术的鉴赏教学不容忽视。深入分析发现,美术鉴赏教学不仅能实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效果,对其今后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上述分析中发现,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上的认识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其重视度还是不够理想。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当前需要做的就是积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探索科学、多样化的鉴赏教学手段,在缓解高中生日常学习压力的同时,达到培养其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的效果。
(五)走出审美舒适,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还课堂于学生
正因为“感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才需要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而不是专注于感兴趣的一种方向。而审美体验的来源,正是来自这些多种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不同主题的美术展,以及布置给学生在课下观看和鉴赏背景有关的文学书籍等方式来拓宽学生的求知欲。多去参观不同的展览,可以激发学生对不同种类艺术作品的求知欲,展览种类的大而广,可以涵盖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在不偏离自己的兴趣角度的前提下,适当丰富自己的兴趣广度。而参观展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伴随审美体验一同进步。艺术又是一种文学形式,让学生多了解有关社会风貌、生产发展、社会思潮、地域特色等多方面内容,才能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己关注的兴趣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美术鉴赏教学逐渐成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古代典型作品的美,还能让学生真正学到欣赏美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升其审美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重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积极探索多元化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爱群.探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以及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116.
[2]尹正伟.浅谈高中美术鉴赏与高考美术的不协调问题及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149.
[3]曾武.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认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167.
[4]李培忠.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23):162.
[5]金晓.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感悟[J].大众文艺,2016(2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