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兴碧
重庆市江津区油溪中学 402285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迅猛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人们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理念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英语在人们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英语对话教学逐渐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发挥创新思维,丰富教育方法,重视口语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与国际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英语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社会对于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与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出现,初中英语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的知识掌握,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告别“中国式英语”,敢于开口交流,教师要重视并加强英语口语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育策略和方法。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育策略和方法
(一)重视英语口语训练
朗读是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英语口语训练,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可以在讲解阅读之前,先让学生在底下出声的自由朗读,可以集体朗读,遇到有对话的阅读文本时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朗读比赛,挑选读得最流利、发音最标准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鞭策学生不断进步,激励学生再接再厉。这种通过朗读的方式学习英语,能有效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能开口说英语,敢于说英语,能流利说英语。
(二)帮助学生克服英语表达障碍的心理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扮演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英语课堂中,要时刻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在充分发挥自己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坚决避免出现“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避免出现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的学习氛围,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开口讲英语。教师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成主动开口,教师多启发诱导,学生多动脑思考,让孩子在自然的英语环境中反复实践。
纸上谈兵远不如亲身实践,因此,教师在英语对话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开口讲话,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一些性格内敛的学生,更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表达,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更是要耐心引导,积极鼓励,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英语表达障碍的心理。
(三)创设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英语教师设计一些真实案例来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场景,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情景教学法,会为学生创立生动的、有趣味性的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以此来启发学生思维,[1]让学生将英语知识灵活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想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可以创设情境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谈话导入、多媒体导入等方式设计导入主题。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融入进课堂活动,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做为教学辅助,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激起学生们的探索欲望。
其次,看图说话也是最基本的情境设定手法。教师可以多导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明星或者动漫人物,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英语语法的印象,巩固学过的英文单词,学习新的简单句子。
最后,英语教师还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英文歌曲,避免出现“哑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掌握英文单词,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英语。
(四)利用英语学习小组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还可以创立学生英语学习小组,利用英语学习小组,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英语课堂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能保证学生时刻跟上英语教师的思路,[2]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小组里发表建议,保证每一名学生在团体里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互相学习,彼此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使自己的思想更加多元化、丰富化,做到扬长避短、反思与共勉。
最后,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有利于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让学生在此期间更懂得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有利于学生更及时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倾听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更懂得团队合作。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英语知识抢答,并实行奖励机制,一堂课中得分最高的小组、学期成绩优异或者进步最快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与此同时,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小组。在分配小组之前,要充分了解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对组内成员的性格和成绩等条件进行系统的分析,避免同学之间出现不必要的矛盾。教师要利用优势互补的原则,做到先进生和后进生的合理分配,保证小组之间的水平相当、互相帮助,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采取浸入式教学模式,采取全英文授课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大量灌输英语,丰富了学生们的语言环境。学生们在这种浸入式教学模式下、良好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下,周而复始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增强学生们的英语意识,强化学生们对英语的反应。通过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润物细无声”般的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3]
与此同时,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的高低影响着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融入进课堂活动,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还可以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新鲜事物加进教学课件中,做为教学辅助,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激起学生们的探索欲望。教师在课堂中要提问一些具有高质量的、开放式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用创造性的语言去表达自己。
(六)英语教师要注意寓教于乐
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动,很容易出现坐不住板凳的情况。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的严肃死板的课堂氛围,很容易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是晦涩难懂的,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左耳听右耳冒,导致学生的英语成绩停滞不前、教师的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们要想更好 的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要注重寓教于乐,在英语对话教学中采取游戏教学,做一些英语游戏或者用英语组织学生们做一些体育团队运动。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吸收知识,以此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为了告别“哑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加强口语训练是势在必行的。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发挥创新思维,采取上述措施,让英语口语课堂更行之有效,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薪钟.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育策略[J].求知导刊,2019,(26):49-50.
[2]黄桂晖.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6):28.
[3]哈晓娟.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效果[J].读与写(中旬),2016,13(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