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的挫折教育?让学生越挫越勇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杨朝杰
[导读] 在2017年公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教育中的核心素养有详细的说明,包括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以及体育品德。马里欧特曾说过:“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杨朝杰
        夏县裴介镇初级中学  山西运城 044400
        摘要:在2017年公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教育中的核心素养有详细的说明,包括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以及体育品德。马里欧特曾说过:“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往往能在“逆战”中奔跑的人才是能够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的人。体育品德即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而“挫折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就以体育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挫折教育;体育教学;道德品质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改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渗透,中小学体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得到逐步完善和提升。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需要通过体育活动加强身体素质,完善思想品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挫折教育”得到了体育教育的关注,并被纳入学生的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挫折教育的内涵,并通过切实有效的体育活动组织使这种教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和抗挫能力。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在学生需要具备的心理品质中,抗挫折能力是学生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具有的坚强、乐观心态,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重新振作并克服困难。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失败,由此产生失落、悲观、放弃等消极心态,这些心态是学生挫败感的来源,只有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困难才有可能得到突破。因此,挫折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乐观、自信、坚强、勇敢、坚持等优秀心理品质,并采取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克服困难,为学生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挫折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        
        (一)多样化竞争,让学生体验挫折        
        体育课中最多的形式莫过于竞赛的形式,不管是游戏还是比赛,胜利者总是少数的,大多数孩子在竞争中势必面临失败或挫折。例如,体育课上进行的分组接力赛,经常会因为个别人的掉棒由优势转为劣势,最终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这时掉棒的孩子就会遭到同伴的埋怨,他心里受到的挫折可想而知。有时在一些课堂比赛中,可能会出现比赛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或者因为其它的天时、地利等情况,造成比赛结果的差异,让学生体验不公,激发不满的情绪。通过教师及时恰当的引导,让学生的这种情绪得到宣泄,进而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考验意志,锻炼胸襟的目的。        
(二)常态化合作,让学生感受挫折        
        竞技与合作是体育教学的两大特性,其实在各阶段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但在合作中,学生个体差异感会更加直观明显。例如在小组教学中,因为担心影响团队成绩或担心同伴指责,总有学生胆怯到不愿意去尝试。因此,体育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教学活动,而且要尽量创造机会,将学生按年龄、技能水平、体能水平分组进行训练,以使更多的学生经常不断的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获得成功。

例如在学习跳跃能力时,我按照跳舞机的原理设计了跳跃场地,让学生跟着音乐前后左右地进行练习。我给他们设置的距离都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场地,我尤其表扬、鼓励勇于挑战自己能力的孩子,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勇于面对失败。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有了充足的锻炼机会。        
        (三)处理多种问题,让学生直面挫折
        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能力,在学生遇到实际挫折时,我们应该尽量多让学生自己独立去面对,并给予充足的时间保证。当然作为教师或家长需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在某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进行必要的引导或干预。人的性格是一种可以后天培养和发展的技能,良好的性格对于应对各种挫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小学阶段是性格的形成期,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乐于交往,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要让学生在集体中培养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体育道德。要在良好的校风、班风的影响下,让学生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他们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要在良好的运动环境中,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在学生的心目当中体育老师就是一个坚强的化身,当学生碰到挫折时,体育教师的亲身引导及榜样示范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通过我们肯定性的评价,帮助学生培养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信心,及提高自身抗挫能力。同时我们要告诫学生不要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要学会放弃,学会取舍。例如跳高项目是体育竞技中为数不多的以失败而告终的比赛,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个极限,都会倒在某个高度的前面,学生只要有了良好的受挫心态,学生就很自然地能接受失败,也会敢于面对失败。教师也可以教授学生几种发泄的渠道:例如通过大声的吼叫、找自己信得过的知心朋友或老师进行交谈、把不满情绪发泄在球场上、通过击打固定物体进行发泄等等。        
        三、挫折教育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挫折对于学生是双刃剑,有的学生内心脆弱敏感,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受到严重的心理打击,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并从此放弃。因此,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质和能力特点。其次,在学生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时机,适当留给学生体会和思考挫折的时间。在交流过程中要善于通过言语和眼神行为传递关心和信任,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最后,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活动中总结经验;同时,要发挥好小组长的榜样带动作用和组员的关心鼓励作用。        
        结束语
        苏联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更应该让孩子知道困难这个字眼需要我们以勇气处之,以辛勤待之,以坚韧克之。所以,我们尝试在体育教学中设置障碍,渗透挫折教育,让学生有直面挫折的勇气,有克服困境的毅力,能够在挫折中越挫越勇。
        参考文献:        
        [1]梨武.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71-172.        
        [2]沈技峰.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J].体育风尚,2018(08):94.        
        [3]黄晓莺.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08):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