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远
凤山县凤城镇思源小学 广西河池 547600
摘要:如今,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学生学习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学生在学习内容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仅需要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科基础性知识,而且还需要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教育学生过程之中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数学这一门学科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是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实际问题;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为了实现兴旺发达需要发展教育事业,只有切实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才能够保障国家发展所具备的丰富的人才支持。在对于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能够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不仅仅需要给学生传授大量理论性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促使理论和实践相互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有价值的优秀人才。
一、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这一门课程比较注重实践性,要求教师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比如,学生在出门买东西过程当中也通常会运用到数学知识:一斤白菜两块钱,一斤萝卜三块钱,若是买三斤以上蔬菜可以打九折,如果买五斤白菜两斤萝卜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性。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讲,其年龄普遍不大,学习过程当中大部分学生往往缺乏较强的定力,如果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实践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对于当前小学生来讲,其对于各种外在事物往往充满着好奇心理。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促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没有教师以及家长直接介入,而是学生自主化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2]。
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构建问题情境方式引导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自从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就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不仅仅只是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加需要考虑到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意识的培养。此外,还应当结合小学生个性特征以及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断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及验证能力,促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及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前提之下能够合理及科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一些实际问题。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对于小学生来讲,正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一大阶段。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如果长期采取僵化、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无法促进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教师应当要对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及科学的选择,要参考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并且要促使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相互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及探究欲,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乐趣[3]。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讲解过程当中可以将其和现实生活相互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回想一下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三角形,并且谈一谈三角形的主要作用。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探究和分析,帮助学生自主化对于三角形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数学知识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4]。
(二)实施开放性教学诱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欲望
根据相关心理调查研究显示,若是学生在不受限制以及相对较为愉快和轻松的环境之下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欲望得到进一步的激发[5]。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意识到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当保障教学模式的开放性,要促使课堂教学氛围更为活跃,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内在真实想法。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教师对学生鼓励,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还应当要促使学生想象空间得到最大程度拓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更加新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和思考,并且要让学生逐步形成相对较强独立解决问题以及思考问题的意识[6]。另外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以及个性特点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性,对于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当中每个学生采取方法也并不相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解决问题方式差异性,要让学生通过适合自己方式有效解决问题,这样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他们数学素质和能力。教师还需要组织好学生加强数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之中分享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并且交流学习经验,这对于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以及解题方法丰富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强化拓展思维训练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这一门学科和语文、外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数学逻辑性相对较强,内容也相对较为枯燥和乏味。通过数学教学工作能够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能够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要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或者是一题多解训练方式,促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外,也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方式让学生对于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且促使学生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将实际问题加以解决。此外,应当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思维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形成以及发展,这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知识也奠定了相对较为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并且也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讲,还需要全方位贯彻新课程改革相关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要合理组织数学教师活动,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发散性以及系统性数学思维模式,促使学生数学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让学生可以实现学以致用。此外,还应当充分将数学教学工作和现实生活相互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成绩以及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利娟.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20,7(54):137-140.
[2]曾秋霞.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9):87-88.
[3]胡琳.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以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为例[J]. 教育观察,2019,8(05):105-106.
[4]陈凯明. 从经验开始 在实践中运用——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J]. 教育教学论坛,2016(03):245-246.
[5]刘立东.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生物技术世界,2015(02):101.
[6]叶建中,徐佳. 扶得了 放得下——例谈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