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及实践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丁晓云
[导读] 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丁晓云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南校区 255100
        摘要: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呈现出良好的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充分释放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特殊魅力。教师从综合性方面着手,准确地找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源泉,让学生接触丰富性的文化活动内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视野。在整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之下,带领学生进步,迈向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及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价值;融入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三启蒙阶段,而语文课程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的有效方式。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对增强小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小学生的集体凝聚力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广大一线小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注重对学生的德育能力进行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指的是以儒家和道家为主的多元化和谐包容文化。华夏文化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其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统称。传统文化就是由华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应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其是民族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总体表现。传统文化内容应该是过去存在过的种种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文化实体意识,其内容还具有广阔和博学的特点。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让中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如今,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华文化也在全方位发生改变,但是中国人本质里还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放在了重要位置。而且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本身非常具有文化科学的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更好学习汉字
中文是人类最美丽、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不仅来源于良好的中国古代文化、良好的中国古代文化、良好的中国古代文化,而且来源于独特的中国民族性格、中国民族性格和中国民族政治家。记录汉字系统的汉字是“现代世界传统文化中最直接、最明显的标志”。它基本上是对天地外观的描绘,因而具有强烈的文化意义,如山、水、太阳、月亮等。中国古代语法虽然与现代汉语语法大不相同,但至今仍有很大一部分语法。例如,谓语位于谓语后面,谓语位于基准之前,依此类推。因此,提高识字和语言进化的学习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汉语。
(b)有助于促进和传播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文化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外国文化的“入侵”对中国优秀人民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学生在内的许多人在西方文化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代表,指出了传统的现象。在传统节日中,中国的学生比其他地方更喜欢圣诞节。这对我们伟大传统文化的传统和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获得良好的传统文化遗产,笔者认为教育是最好的文化传播。小学教师通过教育确保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我们优良传统的传统和发展,促进以手语传播传统文化教育、阅读和纪念初级语言教育。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立足名著学习,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很多名著内容都蕴含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四大名著。

学生可以接触四大名著这些历史文化的精髓,学习和借鉴其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就可以针对四大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为学生提供分析和研究。比如《三国演义》中关羽英勇杀敌,过五关斩六将的英勇豪迈是人们应该学习的。《水浒传》中,每一个生动的人物都比较鲜明,耿直的李奎、有胆识的武松等这些典型的人物形象,都蕴含了很多当时的背景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这所彰显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学生对发生的历史年代和故事有所了解,在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接受文化的洗礼。最终,学生释放传统文化魅力色彩,保证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素养大大提高。
        (二)立足传统节日,融入文化教育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体验和理解,学生们不仅感到传统节日根深蒂固,文化根深蒂固,而且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工具。比如,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主义屈原的传统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传统节日是自我意识、民族精神、民族团结、民族复兴的最好的教学和机会。
        (三)立足语文古诗词,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词一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想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将诗歌作为情境创作素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状态中,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例如,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述《己亥杂诗》的时候,就可以引用相关的诗句,创设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当花朵被风吹落在地面上,花的生命和价值就此结束了吗?”让学生根据这样的情境进行相关的思考,再结合相应的语文知识,做出一个科学的解释。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语文知识,也能在无形中加深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以诗词的方式创设一个情境,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还能让他们在诗词的背后看到相应的语文原理,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四)以教材内容为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也涵盖了较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内容,例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愚公移山》《鲧禹治水》等内容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国学知识学习内容,而教师引导小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阅读国学知识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国学知识的丰富内容、情节哲理以及永恒魅力。此外,在描写景色的内容里,也包含了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例如,《走进丽江》《桂林山水》《庐山的云雾》等文章,看似写景,其实细细品味之下会发现文章内容都蕴含了较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渗透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要抓住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引入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1):72-75.
[2]杨福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32):92-93.
[3]吕启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中华少年,2019(32):76+78.
[4]邹远生.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19(76):54-55.
[5]朱玉洁,李佳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9(22):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