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公丕勇
[导读]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公丕勇
        山东省临沂市北园路涑河小学,山东省临沂市276002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学生为主动学习,这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利用兴趣教学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提升学生的成绩以及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促进意义。下面编者就自身工作经验展开一些论述,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小学语文;主观能动性;策略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对于丰富学生的词汇以及锻炼学生的语言水平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意义[1]。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严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依然在课堂中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从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改革与创新。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兴趣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这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意义。
一 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且社会阅历不足,其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都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课堂教学理论内容过多往往会导致其难以理解消化[2]。因此,教师需要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对知识加以感悟、体会,便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我会问学生“当小女孩走到你家窗前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刻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人说“我要请她在家中吃饭”,还有人说“我要将自己喜欢的衣服送给她”……随之我又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朗诵了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一罐糖果, 我悄悄留下许多。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系上围巾, 我一定不把它弄脏。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整个教室中静悄悄的,学生们的心灵都受到深深地触动。
二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们通常采用黑板板书的教学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3]。现阶段,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特有的声光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非常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例如,在教授《观潮》时,我发现文中对于“潮声”的描写如从远处传来的潮声“像闷雷滚动”当潮走到近处时“如同山崩地裂”……学生只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根本无法真正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恢弘气势。于是我采取了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式,利用音响设备呈现出潮来之前声音,再利用“图片+视频”的方式来呈现潮水到近处的情境……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震天动地、气势磅礴”,其听觉、视觉以及思维都被积极调动起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以及《观潮》文中的语言之美。
三 分组合作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对小组制定出合适的学习目标,让小组成员通过相互配合与帮助来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对于优先完成学习目标的小组予以适当奖励……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根据问题主动探究答案,其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判断能力都会得到增强。除此之外,学生们在这种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中都表现非常大的兴趣,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 分角色表演,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具备活泼、好玩的天性,通过分角色表演可以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地呈现出来[4],学生们通过参与表演可以获得对课本知识的更深层领会,这对于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有着非常好的促进意义。另外,分角色表演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正处于爱模仿、爱表现的年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在教授《晏子使楚》的时候,我将挑选学生并给其指派楚王、晏子、门卫、犯人等角色,让其按照课文中描述进行情境再现,台下学生的兴趣瞬间被调动了起来,台上学生们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表演结束之后,我问学生“晏子是如何反击楚王的?楚王面对晏子的反击是怎么做的?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学生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是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效。
    学生本就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5]。兴趣教学法就是旨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实现学生从会学习到喜爱学习的转变。上述文中只是提到了兴趣教学法中的几个常用方法,还有一些像问题导入法、游戏教学法以及故事教学法等等在此不再一一介绍。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学生成绩以及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创造出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引用文献】
[1] 任国生. 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研究[J]. 才智, 2018(13):118.
[2] 左文娟. 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 学园, 2018(35):89-90.
[3] 郝建丽. 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 000(003):P.104-104.
[4] 张邦富. 试论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7):157.
[5] 周亚琼. 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新课程(上), 2018, 000(012):87-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