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研究 纪鑫鑫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纪鑫鑫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日渐增多,城市用地紧张,人口拥挤等矛盾日渐突显,严重影响了城市综合水平的提升。
        辽宁省冶金地质四〇一队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日渐增多,城市用地紧张,人口拥挤等矛盾日渐突显,严重影响了城市综合水平的提升。高层建筑需求越来越多,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高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岩土工程施工风险,减少安全事故,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施工成本,提升了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因此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措施和质量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岩土工程的需求日益增加。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而且能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为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施工设计,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促进高效的质量管理,确保支护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从而降低施工风险,保障岩土工程建筑的有序开展。
        1深基坑支护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高层建筑是城市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基坑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更为严格。在传统岩土工程施工中,基坑技术类型单一,一般通过放坡开挖、人工挖掘方式进行,导致基坑深度有限,无法满足时代需求与高层建筑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基坑存在的问题,取代了传统基坑,成为岩土工程的核心。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支护技术不断更新、改进,有效地解决了强度低、工艺单一的局限性,为高层建筑施工创造了先决条件。
        2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2.1土钉墙支护技术
        由于土钉墙支护技术施工操作流程简单,施工空间小,工期短,施工成本低,支护效果比较好,因此在建设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在黏性土、砂、填土等施工条件中应用。其中,土钉制作、成孔和送入等部分对土钉墙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1)在制作土钉的过程中,在每隔200cm的地方焊接对中支架。这种操作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土钉在送入时的阻碍,还可以保障土钉出现中间的区域,防止出现中心位置偏移导致土钉移除时阻力太大的现象。(2)在土钉成孔过程中,应注重对孔径以及挖凿角度的合理掌控,确保孔径保持在10cm以上。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对成孔位置进行合理设定。施工人员需要注重对孔径和孔深的具体数据进行核对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针对隐蔽工程进行准确的记录,以便进行质量维护等。(3)土钉送入。根据设计要求安置支架,确保土钉插入深度,从而保障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标准。对钢筋焊接效果进行审核,保障支架具有一定的厚度。结合实际需要适时调整支架数量,满足支撑需求。(4)喷射混凝土。结合设计要求,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进行优化配置,确保其使用性能,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喷射,保持喷射厚度在5cm左右。在混凝土凝结之后的2h进行洒水,保持其一定的湿度,防止出现裂缝等。
        2.2喷锚支护
        一般情况下,喷锚支护的主要受力点是土层锚杆。利用锚杆钻机进行钻孔,达到预定的深度之后,再灌注泥浆。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孔壁的保护,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补浆作业。施工人员结合施工需求对锚杆的位置进行合理设定,对锚杆孔距进行合理控制,误差不要超过5cm。对注浆的配比进行合理控制,在灌注过程中进行搅拌。由于喷锚支护技术适应性较强,施工成本较低,适用范围较广。但是这种支护方式不适合在密度较低的沙土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黏土中使用。


        2.3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主要是由锁口、浅口的热轧型钢制作而成的。通过钢板桩的互相连接形成钢板桩墙面。钢板桩支护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操作流程比较简单,挡水和挡土效果较高,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但是由于钢板桩支护技术在应用中,产生的噪声比较大,会对周围地基造成破坏等问题,在人口密集的区域使用时具有一定限制性。在深基坑大于8m的施工条件下,不适合应用钢板桩支护,以免出现构件变形等问题。为了降低钢板桩支护对周围地基的影响,在使用完支护后要及时拔出。
        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
        3.1加强变形观测力度
        深基坑支护的主要变形观测包括:基坑边坡变形观测、地下管线变形观测、周边建筑变形观测等。通过具体观测相关数据,对岩土工程支护设计中土方开挖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实际施工中土方支护设计的具体情况,可通过偏差分析进行了解,进而及时掌握土方开挖沉降与深坑土体变形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修改设计偏差数据,尽早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3.2优化设计理念
        我国岩土工程不断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空间巨大,在支护工程设计理念中,需要随着岩土变化与实际支护结构承受力,调整转变规律,促使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进一步完善。受到我国实际情况影响,目前,尚无统一的设计规范,一般根据库伦理论与郎肯理论确定实际土压分布情况,且引用“等值梁法”计算支护桩,避免实际设计与施工方法存在的不足。但受限于郎肯理论影响,实际计算结果存在不同,导致支护设计存在安全性与经济性问题。在当前情形下,需要以生产施工实际情况为基准,制定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将国内外先进理念引入国内设计理念中,摆脱传统方法的制约,建立现代化信息动态设计体制。
        3.3强化施工质量
        岩土工程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做好过程控制是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严格的管理控制措施,及时发现施工环节中存在的隐性、显性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纠正补救。对此,首先要加强管理者的监管意识,从管理层加强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中严格依照设计方案执行,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程质量。施工前,需要充分做足准备,施工人员需要详细阅览图纸,并熟悉施工流程,依照地质资料、施工环境、图纸等科学、合理规划施工进程,确保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顺利完成。岩土工程施工时,需要明确目标、了解任务,摆放好锚杆位置,型号、数量、长度设计合理,适当增加放坡系数、扩张钢筋范围等,保证对工程的审核。坚持深基坑支护、岩土工程开挖分段、分层进行。将设计方案、土方具体开挖方法、开挖顺序等有效结合,依照相关原则,避免出现违规开挖的情况,影响工程质量,从根本上提高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目的是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得以正常安全运行和使用,并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因此,需要切实做好支护结构的选型,强化安全施工管理,加强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这样才能提升支护施工方案的科学性、环保性、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侯燕梅.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四川水泥,2019(12):268.
        [2]陈曦.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86.
        [3]张贺硕.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215.
        [4]綦帅帅.讨论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J].江西建材,2019(10):166+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