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炼化公司检维修中心 163411
摘要:伴随经济迅速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及航天飞船,需使用大量的钣金合成件,此类合成件具有较多优势,不仅重量较强、组装较为便捷,而且投入成本较低,成为航天飞行器重要构成。对于各类钣金件制作,其展开图为核心内容,根据一定的比例完成放样,传统展开方式较为直观、便捷,但其存在部分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实际所需,而Pro-E4.0钣金模块诞生,为钣金构件科学、准确展开提供便捷。本文就Pro-E4.0钣金模块在铆工弯形展开应用讨论。
关键词:Pro-E4.0;弯形件;展开方式;参数设置;中性层
在日常生活中,金属板件制作较为常见,譬如工业设备外壳、框架等均涉及金属板件制作,而此类金属板件、条料制作铆工不可获取。伴随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金属制件趋于多元化及复杂化,对铆工技术要求愈发严格,金属构件开展及下料为铆工核心工作。传统铆工折弯件,主要以粗放模式为主,利用设备完成下料,之后近似展开尺寸放样落料,最后预留后续余量完成折弯,同时对尺寸进行校准。此类开展操作效率低下,且精度难以保障。使用Pro-E4.0钣金模块对其弯形件进行设计,切实提升展开精准度,使设计及施工效率得以提高。
一、钣金构件应用及工艺概述
钣金构件为日常生活中常用构件,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譬如汽车、工程机械、电子通讯等方面。在实际应用进程中,加工方式繁多,主要包含剪切、冲压、弯曲及成型等,以良好的刚度及较轻的重量为核心体征,为制造外围覆盖件等核心构成。伴随汽车等行业飞速发展,钣金结构件需求不断增加。特别为数控冲床、数控折弯机等设备引入,钣金加工工艺上升一个层次,当前折弯钣金可实现精确加工,切实将传统展开方式不足补充,不仅操作效率提升,而且质量有保证。在钣金结构制造进程中,其展开长度计算结果,为其质量做以可靠支撑,展开尺寸精确度受影响因素较多,譬如自身材料、折弯设备等,传统弯曲钣金件展开方式存在较多不足,譬如精度较低、计算较为复杂等,难以符合当前实际所需。因此,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使用Pro-E4.0钣金模块,不仅可快速完成钣金设计,而且确保展开精确度,为当前各类钣金构件展开提供便捷。
二、传统折弯件传统展开方法
1、弯形前确定中性层
材料具体弯形之前,需将其中性层予以确定,特别注意的是,中性层并非一定处于材料厚度的对称中心,位置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譬如弯形半径、弯曲中心角、材料厚度等,其与弯曲中心角成反比关系,即中心角度越大,其变形愈小,此时中性层临近材料厚度中间,若其弯形半径未发生变更,材料厚度较小,中性层与材料厚度中心距离越短,中性层位置系数 数值如表一所示。
表一 弯曲中性层位置部分系数
料自身差异相关,而且与弯曲技术及操作方式异同有关[1]。
三、Pro-E4.0铆工弯形件的展开方法及应用
1、Pro-E4.0铆工弯形件的展开方法
对钣金折弯展开尺寸而言,影响其因素较多,不仅包含材料厚度、折弯角度,而且与其半径、宽度等密切关联。Pro-E4.0铆工弯形件的展开,本质为三维CAD模型的构建,将各个参数予以反映,真实将其钣金件加工过程进行模拟,进而实现弯件的开展,在具体展开进程中,不仅需将其材料性能、折弯半径等参数进行全方位考量,而且需确定合适的折弯因子,进而构建精准性较高的模型,将各类二维图形文件输入,为切割机与数控冲床下料提供便捷。
将此类转开方式进行汇总及分析,可获悉包含以下优势:首先,实际展开过程更具智能化及标准化,无需投入较多的人工计算,不仅提升展开工作效率,而且确保其展开精确性;其次,此类方式展开精度较高,为后期验证做以支撑。此外,展开图之后可将各类二维文件格式输入,避免图档转换造成结果偏差;最后,可生成相应的折弯顺序表,呈现清晰的工艺模拟进程。
2、Pro-E4.0铆工弯形件的展开应用
一般钣金产品在实际设计进程中,人员将其最终成型及尺寸予以关注,对其展开长度未能加以关注;而钣金操作人员或钣金制造企业而言,坯料精度准确性十分关键,不仅减少后期操作环节,而且降低成本资金投入,切实降低钣金操作人员工作量。因此确保其展开精度,为提升生产效率及质量核心途径,钣金展开长度其计算公式主要为:
式中:L为钣金展开长度;R为折弯处内圆角半径; 为折弯角度;K为折弯因子,一般默认为0.32[2]。
2.1构建弯形件模型
为展现Pro-E4.0钣金模块,应用于具体弯形件中,以下面弯形件为主,其折弯半径及厚度均为2.5mm,站考模型如下图一所示。
.png)
图一 弯形件模型建立
2.2设置合理的折弯参数
若创设一个折弯钣金后,没有将其与钣金模块进行匹配,其计算长度为默认状况下长度,与实际生产存在较大偏差。因此,为确保其钣金折弯参数,需在应用该软件之前,将其折弯内圆角予以校准,为确保折弯参数与材料加工所需吻合,待数据完成匹配后,进行精确模型建立。利用软件中折弯相关程序,将图形中实际展开开度控制,一般Pro-E4.0存在两种可选择的计算方式,一种主要设置因子,即为K或Y;另一种需依照折弯表中参数计算长度。
2.3设置钣金结构要素
在具体模型建立之前,需将其钣金结构要素予以布设,主要涉及变形区域、孔至边最小距离等,如此才能确保建立模型与实际工艺相吻合。在实际结构要素构设置进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未能对三维模型结构工艺性加以考量。Pro-E4.0软件而言,其模型构建主要立足于钣金件实际加工,进而完成各项数据计算,所以在模型建立进程中,需将其工艺裂缝加以考量,若零件模型与实际加工工艺缺乏匹配性,直接影响Pro-E4.0建模顺利实施。其二,建模进程中对下料实际所需未能加以考量,Pro-E4.0展开后存在重叠部分,需将其及时调整,直至未存在重叠[3]。
2.4验证钣金件的模型
展开模型主要立足于钣金产品实际设计层面,进而完成最终建立,而钣金产品设计人员将核心置于最终产品尺寸层面,对其展开后长度未能加以关注,所以为确保展开模型准确性及合理性,需完成模型验证操作。具体验证进程中,通过使用分析菜单等模块,对其模型中各构成要素进行全方位分析,若有必要需将其弯件结构予以调整变更。经过全方位验证的模型,其工艺材料耗损率处于正常范围,减少成本投入,同时进行验证的展开图拥有较高的正确率,防止模型构建有误,使大规模生产的钣金件存在质量问题,造成严重损失。
结束语
应用Pro-E4.0钣金模块,完成各类折弯钣金件展开,不仅可避免折弯因素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展开图与相应设备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无纸化加工,将产品设计及操作效率提升,为满足当前智能化及科技化社会发展潮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钣金制造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同姗. 在Windchill环境下Pro/E的钣金设计[J]. 内燃机与配件, 2018(8):P.26-27.
[2]陆承佳. 基于ProToolkit的二次开发在Pro/E钣金设计中的应用[J]. 机械工程师, 2019(8):140-143.
[3]李红艳. PRO/E软件在机械设备制图中的应用[J]. 中国设备工程, 2017(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