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地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规划和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它的发展是基于土地资源,但由于中国城乡规划和建设的起步相对较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效率相对较低,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从而影响到城乡规划和建设方面的进步。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需要合作,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资源管理,为了更好地促进城乡规划和建设的有效实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水平路径
引言
我国国土辽阔,地势地貌复杂,土地资源丰富,是世界范围内的土地资源大国。但结合实际情况看,在我国众多土地资源中,沙漠、丘陵等没有实际价值的土地占有很大比例。另外,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各界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逐渐提升,为有限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1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发展关系
1.1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是决定一个人行动以及前进方向的重要条件,且一定程度的决定了其结果的好坏与否。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各地区需以中央精神为主要的管理理念,坚决按照新《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将其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良好的土地资源管理效果。但是,由于我国的地区差异,多数偏远地区无法及时的了解国家的具体发展方向,导致其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和思想误区,以至于其无法正确认识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关系。为此,为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发展关系,各地区需从思想观念上与中央和新土地法相统一,通过深刻理解中央精神,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土地情况,以此来形成正确的用地观和管地观,不将保护土地错理解为不利用土地,以新的角度将保护土地视为对土地的一种新的发展,通过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从而使土地利用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
1.2转变用地方式
有效的思想观念转变主要表现在用地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明确土地资源的管理方向,以科学的用地方式达到最理想的土地资源管理效果,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随着新土地法的深入实施,我国各地开始逐渐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不再注重土地的外延扩张,而是更加关注对其内在潜能的发掘,不再粗放利用土地资源,而是开始集约利用,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并且,各地针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和后续用途都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另外,“占一补一”措施也被很好的落实到了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促使管理人员在不断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帮助下,更好的理解和处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发展关系,为有关土地资源的其他工作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参考。
2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土地资源保护意识
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充分满足前瞻性需求,管理部门应以可持续发展眼光看待问题。在落实各项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严格落实土地资源审批制度。想要达到这一需求,需要管理部门明确划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并落实到各岗位和个人,使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并规范自身行为,从根源上减少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分配不均等问题。另外,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并非一个部门或管理人员个人职责,而是需要全社会积极配合,共同协调才能完成。因此,提高社会群众土地资源保护意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政府部门应借助广播、电视、论坛等媒介宣传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设立监督反馈平台,充分发挥社会群众监督管理作用,使其能够在遇到土地资源滥用现象时可以及时举报。除此之外,管理部门还应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做好防范措施,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定位。保证土地资源针对性管理,从而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2.2充分利用专业技术,提高农村土地管理水平
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的作用,结合现阶段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的情况,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1)建议工作人员结合土地资源管理需求,明确各项地籍信息与土地信息管理标准,明确划分不同的土地类型,构建分类体系。2)将农村地籍管理系统与城市地籍调查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地籍调查系统,获取准确的地籍调查数据。3)灵活应用各种专业技术,如航拍技术、遥感遥测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提高土地资源测量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为之后展开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保障。4)利用土地数据、遥感遥测信息,形成集图、视频、文字于一体的土地资源档案,进一步规范土地资源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3加强我国土地资源执法力度
健全的法律体系不仅能够规范土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还能够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想要有效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效率和水平,管理部门需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首先向需要结合现行法律体系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漏洞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土地资源管理条例。其次,对滥用土地资源以及违法违章等现象,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对其进行制裁和处罚。充分发挥法律条例的强制性和威严性特点。最后,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参与其中,使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土地资源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法律意识。避免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暴力执法、以权谋私等现象,进一步维护法律体系威严、庄重的形象。
2.4搭建产业经营模式,以土地管理带动经济发展
利用政府提出的惠农政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搭建科学的产业经营管理模式,初步实现以土地管理带动经济发展的目标。鼓励农村地区的龙头企业联合地区合作社、村委会、农户和村政府等各方力量,集合各方的生产土地资源,获取更多的土地资源,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经营经济效益,进一步为地区农民提供良好的增收脱贫路径,实现农民、企业、农村企业等多方盈利。此外,还应关注农村闲置的耕地资源,主动响应政府号召,利用政府提出的惠农政策,形成更大面积的耕作区域,扩大农业种植面积;还可以为地区农民提供工作岗位,如农业机械操作、规模化驱虫、农产品初加工和农产品批发销售等,形成多种不同的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地区农业经济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种植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结语
为使我国能够在有限的物质资源中取得高效发展,我国需从人才、技术、职能分配、管理规划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解决当前存在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并设计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促使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法律和群众的支持,使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在法律法规、群众参与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最为理想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马风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33.
[2]赵珊珊.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土地管理策略刍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68.
[3]杨彦海.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9(6):83-84.
[4]孙艳秋,刘晓东.土地资源管理中节约与集约用地的有效开展策略[J].吉林农业,2020(24):38.
[5]杨佃余.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24):182.
[6]熊宗燕.土地利用转型发展及土地资源管理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