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建筑新形势下设计总承包的优势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谢涛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在建设中将会涉及到众多方面,如项目投资来源、建造方式、运营模式等。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在建设中将会涉及到众多方面,如项目投资来源、建造方式、运营模式等。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按照各种类型的建设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设计管理模式。在应对超大型公共建筑建设项目的设计需求的时候,以设计总承包的工作模式居多。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就现代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模式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关键词: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应用一系列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或超过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需求。其内涵是有计划的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组织和协调的活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或分阶段的管理开展的咨询活动。建设工程设计总承包管理是建设工程设计阶段开展的管理咨询活动,随着项目进度贯穿项目始终。
        1 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含义即在审批过了可行性报告或者初步设计之后,按照对应的工程性质以及施工难度,把具体的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以招标的方式交给有具体资质的总承包商完成,以符合合同中关于质量、工期、安全的要求。设计总承包管理工作是一个特点很多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设计总方案优化,目标统一清晰,保证工程设计工作发挥重要的工程价值;有利于设计、施工的交接联系,配合默契度高,减少磨合时间,从而缩短工程建设的周期;有利于对整个工程合理把控,控制好项目进程、资金使用、和建设工程质量各方面因素,准确了解各个方面,并及时就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有利于整体管理,因为设计和施工是同属一个承包管理的,不会因属于不同承包商而发生意见争执。
        2 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筑发展迅猛,BIM技术的应用对建筑设计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项目设计流程和管理模式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以往由于受设计院的资质限制,项目业主通常将项目分为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外墙装饰设计、绿建咨询、景观设计、室外总图设计等阶段,委托不同的设计单位设计。导致各部分设计理念不一致,很难体现建筑设计风格,设计和施工程序衔接不畅,造成项目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增加工期,重复投资,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目前,城市建设中大型和超大型建筑项目不断涌现,涉及项目属性、投资来源、建造方式、运营模式等各方面,项目的复杂程度远超过项目本身。无论是项目业主还是设计方都在需求更好地解决方案,在项目总承包还不太成熟的前提下,业主将项目分为设计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居多。而大型建筑设计院则更多的在设计总承包方面为项目业主提供全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
        3 设计总承包管理
        3.1 设计组织管理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合同以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组建项目设计团队和管理团队,团队负责人由一级注册建筑师和资深的项目管理人同时担任,配备一名项目经理。由一级注册建筑师担任的团队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设计的技术协调工作,资深项目管理人负责项目的商务运作、协调和业主的工作关系以及协调内部各专业设计资源。项目经理负责和业主、监理、承包商等对接往来资料文件,跟踪各专业及时落实到设计中或回复处理意见。设计工作所涉及的专业在建筑专业的统一协调下,根据设计任务书和建筑专业的要求,结合本专业规范,完成整个设计工作内容。


        项目设计组织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是对项目目标、任务、进度等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项目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及其他人员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使团队成员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符合项目设计要求,挖掘人才潜能,发挥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顺利完成设计任务。
        3.2 设计流程管理
        按照政府部门要求,在本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引领示范的建设原则。为了确保设计工期要求,我们提前协调各子项工程设计有效有序地开展,避免设计及报建流程中的混乱或者拖沓,有效保证了项目的各种节点;同时我们按照本项目内部项目管理流程进行工作,并开启绿色通道,以保证设计阶段可提前开展,另外,总工办还要做好技术评审工作,严格把好质量风险控制关。如果设计单位缺失不可控的外部输入性文件,应以项目会议纪要作为设计依据,待正式资料补充以后方可进行更新,以提升工程进度。
        3.3 设计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内容包括图纸质量把控、造价控制、技术分析和方案优化几个方面。其中,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原有规划概念方案进行深化。考虑到项目的前期规划方案较,但在建筑设计方面仍显得较为粗略,出现较多的共享空间和高大空间。当项目建设团队开展工作以后,需要从建筑室外、规划布局、建筑单体等方面进行优化,其优化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要满足甲方要求,且确保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②要满足项目投资控制的要求;③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可见,在建筑优化过程中,设计单位应积极调动多方资源,加强与业主的交流与评审,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例如,在办公室布局规划中,设计单位应结合业主的要求,以未来企业的发展预期作出合理的规划,并对企业空间布局进行统筹梳理,将部门归类集约,以制定出相应的配置标准以及空间配置标准,包括研发部门、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的人员配置等,同时还要结合疏散配置服务标准,以1000平方米为一个模块,设计集约化办公单元,为后期运营阶段部门的调整提供便利。
        3.4 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阶段的承包管理工作对于工程质量意义重大,需要管理人员全面地进行管理工作。所以,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实现设计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改进,保证工程平衡的同时避免设计和施工出现较大误差,保证工程的合理进展。因为总承包的特质,很容易出现设计方案变更的情况,所以总承包管理方有必要做好设计方案的变更管理。这要求相关管理人员细心进行数量计算,避开预计进度和计量产值的差异性,全面地把握工程投资情况,这样能够尽量地减少设计方案的变更现象。
        3.5 设计综合性管理
        施工和设计从本质上说是同一个责任体,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应当尽可能地排除因为设计和施工职能分开而引起的冲突,不断实现总承包综合管理工作的落实。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开展管理工作来把控进度,缩短工期,在工程设计完成后,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把完成的施工图传送给上级领导进行审核,待审核完后便能够展开这部分的施工,不用等全部设计完工后才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缩短工期。
        综上所述,设计总承包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不仅业主方受益,服务方也大有收获。这项工作为设计院培养了综合管理人才,也为国家推行的建筑师负责制铺陈了道路。在当今房地产市场惨淡,设计院转型的风声浪起中,是一条能发挥设计院优势,和设计院现状结合得比较好的专业道路。希望本文能给同业提供一点借鉴经验,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设计院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吴振全,刘松桥. 医院建设项目设计总承包工作内容与费用计取分析[J]. 工程经济,2017,27(12):13-16.
        [2]戴兆鶤. 设计总承包管理模式在施工阶段的作用浅析[J]. 建筑施工,2016,38(06):807-808.
        [3]宋海滨. EPC总承包项目内知识转移机理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