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0
摘要:新媒体时代到来,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的均衡性发展遭到破坏,国有企业舆情事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方面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形象与党和国家民族的形象密切相关,国有企业在热点舆情事件中深陷泥潭,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的特点、构成和运行机制来揭示生态系统出现的失衡问题,并寻找应对之策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
1新媒体环境下的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根据清博舆情的国企舆情典型事件列表,笔者选用2016年-2017年五件国有企业热门舆情事件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央企重组(2016.7.1-2017.2.1);国有企业员工持股(2016.7.15-2016.12.30);某集团董事长卸任(2016.11.9-2016.12.9);某能源集团担水沟煤业冒顶事故(2017.1.15-2017.2.15);美国地铁搭乘中国制造(2017.4.3-2017.4.13)。前两件事件是属于常态化舆情事件,后两件事件是突发性舆情事件,这五件舆情事件涵盖了能源、电器、汽车等多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且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发广泛讨论,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积聚的数据巨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1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形成机制
由于网络虚拟空间的匿名性,网络传播主体的多样性和传播渠道的多元性,网络舆论暂时潜伏或分散在网络的各个角落。这一时期舆论力量较小,还未引起多数网民的集中关注。虽然潜伏期的网络舆论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尚未形成突发危机事件,表面未对社会造成危害。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潜伏期的网络舆论由多种社会矛盾引起,是网络突发事件的诱因,难以被发现和监控。这一时期的网络舆论往往不被国有企业重视,从而造成监测上的空白,为其发展提供了空间。
1.2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扩散机制
(1)首发声:新闻是国企舆情事件发声的首渠道据某中央企业舆情管理系统显示:这五类舆情事件的首发媒体都是新闻,比如央企重组舆情的首发媒体是中国网;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舆情事件的首发媒体是南阳事网。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温度计”,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国有企业话题本身的敏感性,新闻相对于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交媒体来说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保证了信息来源的真实性,新闻往往作为国有企业舆情事件发声的首渠道。新闻先曝光国有企业舆情事件,再传播到社交媒体平台,随着网民讨论的增加,信息总量越来越大,出现多个数据峰值。一旦微博、微信、论坛沦为国有企业舆情事件的首发媒体,因社交媒体话语权下放,用户拥有绝对的主动权,信源的可信度下降,同时信息的不可控因素增多,这类舆情事件在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中容易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2)多峰值:突发类国企舆情事件易出现多峰值在舆情事件的扩散中,演变模型一般分为单一峰值的演变模型和多个峰值的演变模型,即在舆情事件中会出现一个或者多个高潮。单一峰值的演变模型是指舆情事件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着形成———扩散———高潮———衰退的传统意义上事件的发展模式。在单一峰值的演变模型中,当一个国有舆情事件产生时,相关国有企业或者政府机构或者当事人对事件进行回应,采取一些如新闻发言人等公关措施,舆情事件随着时间的发展迅速回落,渐渐衰退,淡出公众视野。而在多个峰值的演变模型中,由于媒体的跟踪报道或者网民的爆料,使得这类舆情事件一直反复起伏,会出现多个高潮。
一般而言,大多数多个峰值的演变模型网络舆情事件都是呈现出双峰值的演变模型,国有企业舆情事件与一般网络舆情事件有着明显差异,国有企业舆情事件的舆情走势会出现多个峰值,某集团董事长卸任、某能源集团担水沟煤业冒顶事故、美国地铁搭乘中国制造这三件突发性舆情事件相比常态化舆情事件更易出现多峰值的趋势,且二次话题或者第N次话题的峰值都低于第一个峰值。原因一是在于国有企业舆情事件容易引发相关话题的连续产生,引发新一轮讨论高峰,比如在某集团董事长卸任之后,网民就卸任背后的原因、集团后期发展、集团股票状态展开了广泛讨论。国有企业舆情事件容易引发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短期内一个话题连带引发多个话题。二是由于突发性舆情事件往往传播过程比常态化舆情事件更短,容易引发多个峰值,而常态化舆情事件在长时期内讨论量一直很大,很难触发多个峰值,舆情趋势折线相对平缓。
(3)主阵地:微博是国企舆情事件扩散的主阵地新闻是国有企业舆情的首发媒体,但是微博才是国有企业舆情事件扩散的主阵地笔者将以微博舆情事件扩散的特点来说明整个舆情生态系统的特点。
1)微博的舆情事件扩散走势与总体的扩散走势大体是一致的,但是微博的扩散走势起伏更大,峰值和低谷之间的距离更大,尤其是国企重组这一舆情事件,在总体中折线起伏很小,峰值也不明显。
2)据某国有企业舆情监测系统显示:在微博平台上,关注国有企业舆情事件的男女比例是失衡的,女性的数量明显多于男性,在美国地铁搭乘中国制造微博舆情中男女比例接近平衡,其他事件中女性关注数量高达男性数量的两倍以上。国有企业是经济的命脉,在常识中,我们可能认为男性是关注国家经济的主体,女性通常关注的信息偏向娱乐化,在关注国有企业舆情的性别比例却是表现出过度失衡的。
3)据某国有企业舆情监测系统微博国有企业舆
情用户活跃比例数据显示:在微博上评论和转发活跃的用户明显少于不活跃的用户,美国地铁搭乘中国制造事件微博舆情活跃用户占比最低,低于10%;央企重组事件微博舆情活跃用户占比最高,也不足20%。这也符合信息生产的“二八分布”的原则,即80%的信息来自于20%的人,这20%的人承担着信息传播和生产的责任,我们通常将这类人称为“意见领袖”。
1.3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衰退机制
在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中,舆情事件的衰退有两种方式,一种类型是舆情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达到平衡状态;另一种类型是借助外力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一般来说正面舆情和轻度负面舆情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而负面舆情一旦演变为危机事件就必须借助外力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除国有企业员工持股事件外,其他事件的舆情走势都在最后一个峰值时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可以推测出这几类舆情事件都出现了急速衰退,而国有企业员工持股事件的衰退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类事件可以引起公众广泛和长期的关注。在舆情生态系统中,国有企业和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担负着监管者的责任,负面舆情一旦对国有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监管者,有权力和责任借助外力手段缓解危机并消除危机,基于此,国有企业负面舆情事件的衰退一般是非常迅速的。
结语
总之,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由信息、信息人、环境组成,环境是信息得以传递的基础,信息是指国有企业舆情事件,信息人是舆情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必须保持平衡状态才能保证此系统健康、有序、良性的发展,一旦生态系统失衡,对各组成要素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国有企业舆情生态系统结构需要不断优化,舆情事件的生成、扩散、衰退各个环节需要各要素的积极配合,共同推动系统的运行,发挥国有企业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亚、宇文姝丽:《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情报理论和实践》,2014年第1期.
[2]苑春阳:《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初探》,《当代电力文化》,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