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余凤玲
[导读]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全新时代下的教育需求。
        余凤玲
        广东江门鹤山市宅梧镇宅梧小学   529733
        摘要: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全新时代下的教育需求。在新课程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学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展开教学,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接下来将围绕以生为本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的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前言: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当今的科学技术也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迅猛地发展,时代和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产物让我们的生活获得了很多的便捷,同时也把我们推向了一个快节奏的生活时代。高效的工作状态、高质量的工作效率这些都已经成为全新的时代下的“标配”,这股高效之风也吹向了我国的教育领域,吹进了课堂中。高效率一直都是每一位教师所不屑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渐认识到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本文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探究,能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具有强烈的现实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以生为本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为学生制定教学的目标,设计教学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首先,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展开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始终将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地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能够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其次,从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展开小学数学教学,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最终使学生获得整体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以生为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一)以兴趣作为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石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一般会产生四种不同的情绪,这四种情绪分别是:焦虑、好奇、兴趣、畏难,其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只有让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才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涌现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所以说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并设身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什么才是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浓厚且持久的兴趣,作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基石。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动画片出发为学生展开教学。如《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都是学生十分喜欢的动画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增加动画片的情节和内容,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光头强、熊大和熊二要去参加森林王国所举办的运动大会,光头强、熊大与熊二同时报名了制作自行车参加比赛的这一项运动,比赛的规则是每个人自己动手制作一辆自行车,并骑着这辆自行车参加比赛,最终第一名到达终点的人获得胜利。比赛的时间马上就到了,只见光头强骑着一辆车轮为三角形的自行车,熊大骑着一辆车轮为圆形的自行车,熊二则骑着一辆车轮为正方形的自行车。比赛的铃声响起之后,光头强、熊大和熊二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请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谁会获胜呢?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同于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而是更加的生动、有趣,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课堂当中,迅速地激发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接下来内容知识的学习,所以说兴趣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当中,为学生构建一个逼真且又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努力地为学生寻找数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数学教学问题与生活情境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到数学知识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只有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学生才会有意识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学习。除此之外,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展开数学教学,还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熟悉感与亲切感,迅速地拉近学生与数学这门课程的距离,消除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恐惧与陌生,最终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为学生构建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则天气预报,让学生仔细去观察天气预报的数字,使学生对小数这一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理解。接下来教师还可以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在自己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过小数。学生通过简单的思考很快就能够说出,超市商品的价格标价是小数、体重秤上的数字显示是小数、电子体温计的数字显示是小数、热水壶的数字显示也是小数等等。以此为基础再为学生讲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还能够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到数学知识和人们的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说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离不开形象且逼真的生活情境。
(三)利用有效的评价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为学生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离不开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肯定、成功、喜悦与满足,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来自成人的鼓励和夸奖,所以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生活当中还是在学习当中,都应当给予学生赞扬和高度的肯定。

例如,可以经常对学生说“你真棒!”“你可以的!”“你做得非常好!”“老师为你感到骄傲!”等等,利用高度的评价,有效地推动学生高效率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自信心满满,而不是消极的去对待数学的学习。例如: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出色地完成了某一学习任务时,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表扬,也可以让班级当中的学生全部为这个学生进行鼓掌。教师的鼓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会使学生带着自信和喜悦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实现学习效率的质的飞跃。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应当注重评价的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并设置多个评价的维度,不能仅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还可以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率,以及学生在短时间内的进步等等内容出发对学生展开有效的评价。
(四)幽默的展开教学
        俗话说“信其师、亲其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使学生迅速地对自己产生好感,推动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消除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消极和抵触的学习心理。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合理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调节课堂当中的教学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且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当中,轻松地进行知识点和内容的学习。
        例如,有一道“鸡兔同笼”的数学题是这样的:鸡兔同笼共有9个头和28条腿,请问兔子和鸡各有多少只?当教师把这道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对于兔子和鸡的理解是十分混乱的,只知道兔子有四条腿和一个头,鸡有两条腿和一个头,但是对这道题的解答却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随机选择9名同学,请这9名站在讲台上并站成一排,为这9名同学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兔子的头饰,并且指导这9名同学将自己的双手藏到衣服里面,让学生想象这9名同学是9只兔子。这个时候教室就可以为学生解释,同学们现在兔子的腿和鸡的腿是一样多的了,如果说兔子有9个头,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现在兔子有多少条腿呢?学生马上就能异口同声地说出“18条腿”。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18条腿比原来的腿多还是少呢?引导学生列出数学算式28-18=10,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继续笑着问学生,请同学们想一想其他的腿都跑到哪里去了呢?学生大笑着说出“在衣服里”,这样学生就能够很轻松的知道,笼子里面一共有5只兔子和4只小鸡。在这样欢快、愉悦的教学气氛当中,能够有效的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利用提问教学法展开高质量的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积极地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开展提问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利用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够迅速地激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提问教学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高效互动与交流的一种方式,利用提问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高效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数学能力和数学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的问题,并且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展开提问。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教学的伊始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显示“∠”这个符号,并且和学生说“哎呀,同学们,老师今天走得太着急了,将三角形的另一边落在了家里,只带了‘∠’,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个还是三角形吗?”以此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接下来教师再针对“∠”的尖尖处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看这里像什么呢?”有的同学回答像小于号,还有的同学回答像啄木鸟的嘴。最后,教师再为学生留一个悬念,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到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共同认识新的数学朋友“∠”。
(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还应当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养成稳定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品质。
        首先,教师应当积极地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的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点和数学内容的学习,优化课堂的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此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说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注入自己的情感,关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及时的去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学生有效地帮助,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与关注。
        其次,教师还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持续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比如说有的同学在解答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借助具体的形象进行思考和分析,有的学生则喜欢运用各种各样的数学概念去判断数学问题,有的同学善于运用视觉,还有的同学善于运用听觉。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充分地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倡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在与其他学生进行高效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当中,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悟、理解和认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数学学习效率。并积极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结:
        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之下为学生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时,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真正地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以此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美娟. 以生为本多措并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19, 000(004):P.98-99.
[2]周芸. 以生为本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5):P.155-155.
[3]宋晓丽. 以生为本——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20(7):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