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青
梅州市丰顺县大同学校 514300
摘要:《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是人们沟通和交往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表达要从小锻炼,这就使得小学口语交际训练尤为重要,而农村的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却让人担忧,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运用崭新的教学理论、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活动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口语交际 培养方式
现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口语交际的应用范畴和频率,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一个不会口语交际的人是没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生活对于人们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生出现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农村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逐渐意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此,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小学六个年级分为三个学段,每个学段都有特定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符合本学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要求。教学目标要求过高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过低则会导致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比如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别人讲述的故事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五年级的口语交际在之前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要求中增加了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有哪些实际性的发展,锻炼了哪些交际技巧和交际策略。
二、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
农村的学生,由于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课堂上,他们更多表现出腼腆、胆怯的性格特点。不积极主动发言,发言时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担心说错,害怕同学们讥笑,长期如此,学生们在众人面前就不敢也不乐于表达自己的心声。再加上大部分的农村语文教师没有把口语交际纳入常规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一笔带过,使得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现状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势在必行。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要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不能仅限于课本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还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说话氛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年龄段的发展个性,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论语说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采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对于腼腆、胆小的学生,课堂上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善于发现学生们的进步,多表扬鼓励;对于不敢大声发言的学生,则主动拉近师生距离;对于怕说错、怕被人讥笑的同学,则采用心理疏导的方式,经过几次“缓冲”,再逐步提高。而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多进行针对性训练。
口语交际不局限于课堂,课后我常常会以同学互助的形式,让善于表达的同学与不愿开口的同学多交流。作为老师,我利用早读课、午读课、课间时间多与同学们讨论学习方法或者聊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对于个别内向的学生,多了解他们的家庭,用关爱温暖他们,让学生开始主动和老师交流,慢慢地消除他们自卑胆怯的心理。
三、抓好常规课堂口语训练
常规口语训练的优点是具有持久性和可操作性。它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表达的机会,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以锻炼。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坚持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刚开始可以先让善于表达的学生带头,再慢慢地过渡到按座号轮流,给每个学生都有上台表现的机会,这样就可以照顾到全班同学,大胆的学生有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害羞的同学有一定的时间做准备。课前三分钟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做不同的要求:善于表达的同学,要限定话题,让学生做针对性的训练;内向的同学,自由发挥,鼓励他们多表达。学生说完,老师要作相应的点评,使学生有种“受重视”的感觉。
对于常规口语交际训练的具体做法是: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以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的话题为契机,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说话准备。课中引导学生如何更好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让其他同学与自己产生共鸣。待学生掌握好表达技巧时,再拓展延伸,切入到生活学习中,让学生有话可说,进行实操训练。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对话家长,通过家校相结合的形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疫情期间,教学方式由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线上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学生面对的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无法与之进行口语交流,时间一长,容易把之前养成“多说话”的好习惯给打乱。针对这个问题,我把课堂搬到了家长的微信群。通过家长协助,学生口语交际作业以视频形式发到微信群,老师进行点评,打破特殊时期口语交际的“哑巴式”学习。另外,家长也可以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用优秀的口语表达视频为媒介,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孩子薄弱之处以便更好地调整辅导方法。
在整个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会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差异和学生年龄段的兴趣爱好,提出不同要求,尽量让“善言”的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善言”的同学能够通过他人取长补短,争取有所进步。
四、开展多样的语文活动
从课前三分钟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来看,班里很多同学喜欢利用这个时间朗读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者自己收集的好句。于是我在班里组织了一次古诗背诵比赛: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小组成员收集课内外古诗句,比赛要求小组轮流背诵,不能重复,背诵诗句最多者胜出,全组得到奖励。赛前指导学生进行准备工作,古诗篇目不局限于课本,还可以向课外延伸,极大的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背诵的激情。这样一来,激发了同学们大胆发言的欲望,使同学们积极地互动,不自信的同学也会因为准备充分,不愿落后而争抢发言机会。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口语交际活动,班里的同学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此外,我还发现同学们很喜欢听故事,每单元的“快乐读书吧”都意犹未尽;喜欢在课后讨论动画片情节,说起个中人物滔滔不绝等等,所以我相继开展了多种语文活动课,如《讲故事比赛》讲究声情并茂;《发散思维》改编小故事,融入个人想法;《模仿秀》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要求表情、动作、语言面面俱到。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听和说的应对能力,又让更多的学生有了上台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不能止步于前,而应当与时俱进,运用崭新的教学理论、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活动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以应对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时期高强度的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美]Linda Campbe11.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9.
[2]耿文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38-39.?
[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