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王君丽
[导读] 提升小学高年段学生阅读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对学生日后学习与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有必要探究如何提升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写作素材中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并结合小学高段学生的特点拓展阅读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小学高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王君丽   贵州省贵定县沿山小学
【摘要】提升小学高年段学生阅读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对学生日后学习与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有必要探究如何提升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写作素材中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并结合小学高段学生的特点拓展阅读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小学高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32-01

        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正处于语言表达能力向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的阶段中,语文阅读过程中已经不存在明显的障碍,能够达到一定的阅读水平,但是面对一些有难度的阅读文章,其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
        面对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教师要通过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情境能够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难度。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阅读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沉浸在教师营造的阅读情境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章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将文章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当教师在讲授《开国大典》一课时,由于文章讲述的我国在1949年建国时的盛况,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对久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为学生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景象,感受现场群众激动的心情。由此一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考虑到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大部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情境,从而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源于生活。例如,在讲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课文中与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思考在遇到困难时,如何选择不同的方式克服困难,从而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1]。
        二、深入到文章中探究写作意图
        教材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设计阅读计划时,需要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语文课堂。


高年级小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依旧难以分辨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教师要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带领学生逐步深入的探究语文教材,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阅读方法。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要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想法,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整理。部编版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素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教师要珍惜每一篇阅读课文,深入探究其中的内涵与道理。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反复分析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此外,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教学主题,教师在教学前要明确每个单元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分析研究掌握阅读内容的整体结构,探究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强化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了解能力[2]。
        三、开展阅读拓展训练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阅读拓展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拓展活动,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开展阅读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值得教师注意。首先,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操作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与成长需要制定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出几篇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阅读题目,让后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文章进行阅读,阅读后对比分析文章之间存在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每隔一段时间让组织学生交流谈论最近的阅读心得,让学生们彼此间分享交流自己阅读到的具有趣味性与学习价值的阅读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素材。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内容后,为鲁冰坚强乐观的性格打动,在课后对原著进行了阅读,在与其他同学进行阅读交流的时候,将原著中一些经典的片段与大家一同分享。最后,教师在教室后面为学生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将一些自己阅读后认为比较好的素材带到班级中,将图书放在图书角,与其他同学一同分享。由此一来,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图书资源,并且能够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长此以往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其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语文阅读能力并非一蹴而就,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才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掌握其中内涵,充分发挥出语文教材的作用与价值,并积极带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拓展,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田梅.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研究[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 2018, 000(009):P.100-102.
[2]冯娟.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C]// 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18.
[3]徐晓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亚太教育, 2020(4):123-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