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梅德益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梅德益
[导读] 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好数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陈旧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如何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而解决问题教学方式就是新教学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本文将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梅德益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教育局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好数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陈旧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如何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而解决问题教学方式就是新教学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本文将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075-01

        引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之下,数学学科作为与实际生活关联性最为密切的学科,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树立起培养的重点内容,将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意识,以及培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核心进行规划。小学阶段,数学科目中解决问题教学是现阶段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内容。
        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浅析
        虽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会提出一些关联现实生活的问题,但是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解答时间,还是下意识地沿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程序化地灌输给小学生。这让以往“提出问题、给出答案、讲解原理”的教学方式没有本质上的变化。这样的课堂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使学生只知道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算数方法,而忽略了解方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能有效地抓住重点。这也很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建立。
        2解决问题区别于应用题教学价值及作用
        解决问题顾名思义即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旨在通过更为开放性的题目,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思辨能力。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目标单一、题目缺乏挑战性,知识面也不够开阔,同时还存在过于机械等缺点,单纯地依靠应用题教学,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积极思考的潜力。而新课标要求下的解决问题教学,区别于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贴近生活实际,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正确的教学理念是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这些理念:应以课堂引导者的身份,去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应看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并能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应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数学的自主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总之,教师要以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为主进行教学活动,而不是将知识和理念灌输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而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学生感兴趣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让数学变得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科目严谨而富有逻辑性,能够更好地开发学生智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又过于抽象,让学生对部分具体性题目理解不是很透彻,因此教师在教授时要注意加强实践培养,设计教学题目时要充分考虑到实践性,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动手操作,以此获得直观的经验,以便正确理解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和算式。如一年级数学中涉及的人民币单位的概念,区分元、角、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即可通过生活中常用到的场景设计题目,如超市购物、文具店买文具等贴近学生的场景,让学生去购买实物,通过找钱的实践过程,真切地体会人民币元、角、分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应用加深记忆,对知识点融合贯通,真正掌握知识的运用。
        5正确认识问题,切莫与练习题等同
        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解决的过程中建立起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那么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一定要避免与练习题混淆,误把练习题当问题。在设计的问题时,要注意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代表性,还要具有发散思维,通过整个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用数学练习题目举例说明一下,如花花买了20本书、8本笔记本。问花花买的书比笔记本多几本?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其中的书和本子改为别的东西,对数字做下变化,而以这样的方式教学,只能算多次重复练习题目,与数学学科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6教材设计贴合生活,加强应用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程大纲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现有的经验水平,参考这两个指标进行题目的设计。所设计的每一个题目都需要具有引导性,可以鼓励学生照样子做,达到刻意练习的效果,将从数学科目中学到的技巧和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找出正确的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通过这样的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实际应用,独立思考,交出完善的解决方案。
        7构建数学模型,提升模式识别能力
        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将数学问题进行模式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快速地对数学模式进行检索,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将数学模式进行推广,让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应对问题。
        结语
        总之,教会学生实际应用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无疑就是最有效、最快捷的一种方式。通过数学高效的实用性和严谨的逻辑性的学习和锻炼,激发出学生个体所潜藏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从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学会更理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因此,教师唯有不断地探索思考出提升解决问题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并积极将其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实践检验效果,结合学生自身特征,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强而有用的力量,最终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及思考具体解决办法的能力,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加理性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佑英.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J].科技风,2020(7):61.
[2]董显枝,吴永芳.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60.
[3]黄雅婷.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