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兆永
[导读] 在素质教育日益被提倡的今天,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
        王兆永
        山东省临清市松林镇第二完小 252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日益被提倡的今天,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想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探索出适应当今教育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学会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教学,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用高效的方法给学生更多能力和思维上的培养。本文章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对小学的语文教学创新策略进行探究,首先总体介绍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并分析了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新课改; 小学语文; 高效教学; 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逐步推进,强调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转变应试教育思想。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暴露出其教育弊端,并且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要更加重视,使其更愿意参加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中去,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语言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必要的能力和品格,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人教版教材特点及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如何创新教学都不应该脱离教材,应该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创新,所以我们需要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致力于对小学生语文教育的全面启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认同以及语文基础素养的提高都有很好的效果。在书籍的排版和编辑上,课本避繁就简,使得重点内容更加突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形成了很好地结合,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有丰富的教育价值。该教材将知识、思想、感情等结合在一起,抓住了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一门相对比较有趣的基础学科,但是,这门学科在目前的教学水平不是很高,课上气氛沉闷,教师还采用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课前教师通常会将所有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准备在教案中,在课上时“全盘托出”,学生只是机械的进行吸收和记忆,这个过程中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内容比较少,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本可以有趣的的语文知识变得乏味。学生上课的时候提不起兴趣,最终导致了课堂效率变得很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努力求变,思考效率低下的原因,回顾新课标改革的教学目标,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让语文的趣味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让学生增加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
        1.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率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认知能力有限,智力水平也不高,对于一些语言的理解还很难到位,这种年龄特点就导致学生对很多相对抽象课程内容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只会增加这种知识点的难度。所以,教师就可以在相对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学中加大对于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这种相对直观的表现可以减小学生的理解难度,加深其学习印象。化抽象为具象,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视频、图片、声音。要知道文字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小学生的阅历有限,无法很好地领会,那么我们就通过互联网让其看到丰富的世界,明白文字中蕴含的情境。
        举例说明,在《田忌赛马》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知识阅读课文无法准确的理解田忌的智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入信息化手段,通过视频来还原这场比赛的情景,让各位学生全面的看到事情的发展,人物的交流,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对田忌的机智有更深的体会了。之后,教师再加上语言的引导,为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反射出来的哲理,学生也就会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信息化手段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情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丰富的情境可以很大程度的吸引小学生,进而使学生对语文更加感兴趣。比如教师要加强对于多媒体硬件设备和互联网的利用,通过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展示出更加直观的图片、文字、视频,这些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同时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内容还能让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个比较系统的阅读教学方法,需要环环相扣,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降低课程的教学难度,以和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方法将文章串联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沿着这种联系进行自主阅读,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阅读量会有很大的增加,学生的眼界会很大程度的打开,除此之外,还能让其灵活的掌握阅读方法,学会文章的分析方法,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让其思维更加全面和缜密,学习方式更加科学高效。
        举个例子,在小学五年级年级人教版教材上册中,我通过对比分析学习内容找到了其中三篇写父爱母爱的文章,并且确定了教学的主次关系,决定以《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已精读的方式进行重点讲授,对其写作手法、表达技巧、作者生平等方面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学生在这篇文章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慈母情深》这两篇文章,最后,将自主学习的这两篇和前面教师讲授和引导学习的文章进行对比,学生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不仅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对于此类文章的学习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经常运用哪些方式进行表达?文章的内容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理解?等都有了更全面的思考,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课本教材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符合新课标改革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4.采用问题引导和批注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批注教学和问题引导教学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首先提出几个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边学习边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更有针对性也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更多的问题,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并尽快的寻求答案,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干预和引导。
        比如在《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这种手段对文中学习存在困难的字、词、句进行批注,对于自己认为写的比较有意思的部分进行标记,让学生突破作者和教师的束缚,神游在这篇文章中,提炼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形成自己的认知。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突破思维定式,及时为学生讲解不懂得问题,教师可以增进对于学生思考的了解,进行对应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让小学语文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也会让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更快更好。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上课方式单一,这些原因导致了目前的教学效率偏低。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教学的方法必须做的更加灵活,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学习和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创新个人教学方法,做到灵活多变,与时俱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和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J].中华少年,2019(05):174.
[2]唐奕.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论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
[3]金旭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