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9期   作者:郑虹
[导读] 初中语文课程是初中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

         郑虹
         福建漳州芗城实验中学  363000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是初中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新课程改革指出,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的自我独立意识不断提升,如何结合他们的现实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一、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已经成了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关于何谓学生的核心素养,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体现。也有专家学者指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三维教学目标的最新拓展。不管哪一种观点,都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要具备的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每门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职责,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则包括促使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提升阅读能力,形成审美情绪等。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
         二、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对学生予以有效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组织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材已经比较完善,书中的每篇课文都有着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这些文章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就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我们教师要发挥教材内容的作用,引导学生探索教材内容,在良好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生活,比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后,为学生呈现了《儿子眼中的父亲》这篇小散文,补充《背影》的阅读材料。这篇散文讲述了不同年龄的儿子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子。比如七岁的儿子认为爸爸是无所不能的;二十五岁的儿子认为爸爸是陈腐不堪的;六十岁的儿子觉得自己没有了解父亲而过于遗憾。这时候,我提问学生,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只是年龄不断增加,但是为什么他在儿子的眼中发生了不同的改变?你们也有自己的父母,那么,你们对自己父母的态度怎么样呢?如此,我通过《儿子眼中的父亲》这篇小散文,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的阅历不断增加,对父亲的理解程度也不断加深,最后我还让学生一起讨论自己对父母的看法,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看法也随着生活经验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从生活化角度切入,给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给了很大的启发,学生们开始正视父母在自己生命中的价值,认识到没有父母的培养,就没有今天的自己。事实证明,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将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拓展额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课本内容进一步了解,也能达到拓展学生见识的目的。我们教师为学生额外介绍的内容知识,要切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还要与课堂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2.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使学生进行思维碰撞
         合作对人们未来的发展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只有合作能让个人的单力变成合力,从而让人类社会实现生存和发展。人们在合作中能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将自身的精神发扬光大。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培养参与和合作精神非常的重要,也是教育的重点。

在目前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新的突破和发展,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被教师广泛地运用到教学课堂中,这也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教师要构建智慧课堂,可以通过引入小组合作活动来实现,因为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让他们积极讨论,以此凸显他们的课堂主体性。
         要顺利引入小组合作活动,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可能在合作活动中呈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要么一直表现自己,要么沉默寡言。这都不利于小组合作的持续开展。所以教师必须进行合理分组,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学习方式等情况。遵循这些要素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内部成员要具备不同的特质,这样可以产生帮扶效应。其次,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中,我让学生研究第一段作者是如何描绘出济南的冬天“温情”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到作者具体描述了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作者为何会说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小组成员在小组内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毒和响亮作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的特点,突出它独有的温情美景,赞赏济南是个宝地。这样的答案是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来的,大大凸显了他们的思维力,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智慧课堂提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进一步唤醒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他们感觉到学习语文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充盈。由此一来,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及时激励,善用课堂教学评价这个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卓越成长。中学生的发展有其个性,我们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必恪守于固定的套路,而是可以灵活应变。比如教师可以采取鉴定卡的评价方式。这属于学生自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也可以激励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发放鉴定卡,在每节课结束之后让学生写出当天要掌握的重难点知识,自己表现最好的地方以及需要加强的地方等,这样一来,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定位自己的发展程度,关键是让学生加强对自己每天的反省,扬长避短,实现成长。在学期结束之后,教师要收集学生的鉴定卡,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一学期中的发展变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学还有弊端,这需要我们教师予以正视,要改进不足才能促进学生提升智慧,为他们的卓越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可以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赋予新的活力,我们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用脑思考,勤于动口,这样可以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创造更完善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学慧.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7,(14):27.
         [2]徐俭翠.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84.
         [3]罗婕.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2):232.
         [4]谭友利,申群友.落实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J].科学咨询,2016(1):67.
         [5]李春梅.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1):12.
         
作者简介:郑虹,女,福建漳州,1970.3  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