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艺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幼师学院
摘要: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让幼儿接触书法,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养成良好的品行,让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锻炼,在幼儿书法教育中如果缺乏情感教育,很容易使得书法训练过于枯燥乏味,导致幼儿无法长期坚持。对幼儿书法教育中情感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增强幼儿书法教育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幼儿;书法教育;情感培养
引言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能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传统艺术风格,在幼儿书法教育中,除了要让幼儿掌握书法写作技巧之外,更应该加强对幼儿的灵魂塑造,使幼儿对书法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之中,教师积极情感教育的方式,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保持稳定的学习情绪,建立长久的兴趣爱好,真正使幼儿书法教育发挥应有的效果。教师应该积极增强情感的培养,对幼儿进行正向的情感引导,提高幼儿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书法艺术的魅力。
1幼儿书法教育情感培养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性格养成
在幼儿时期由于性格不够稳定,有的孩子可能出现性格开朗活泼,有的孩子可能会性情忧郁文静,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幼儿的性格特点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书法教育使得幼儿的情绪逐渐稳定,增强幼儿的写作耐心和定力,带给幼儿良好的体验,增强幼儿自信乐观的品质。在书法教育中对幼儿倾注情感培养,也能够增强幼儿对书法的兴趣爱好,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1.2有利于道德发展
道德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幼儿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能够有效发现幼儿不当的行为和不良思想,并且帮助幼儿尽早改正错误,增强幼儿是非观念,让幼儿在长时间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发展的水平,在书法教育中对各种古人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解,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这样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质。
1.3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情感能够帮助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也能够促进幼儿的生理健康成长,对幼儿给予一定的关心与爱护,增强幼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在幼儿时期书法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强幼儿的身心发展效果,注重对幼儿道德感、理智感培养,促进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特征。
2幼儿书法教育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
2.1转变错误倾向,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内涵
在幼儿教育开展时要积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相统一,加强幼儿对汉字的热爱,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的思想融入到幼儿的视野之中。情感教育来增强幼儿的行为活动,真正使书法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使用笔是书法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书法练习中也是最难的部分。掌握笔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赵孟甫,曾云:“结构因时间而异,笔因时代而异。”写作教育不能无视钢笔训练。以笔画为单位写很重要。每次写字的时候,老师都要明确必要的事项,展示更多的东西。开始写作的方法,写的方法,关的方法,举起,按,暂停,挫折的方法,柜台前,背面是什么,如何把握光线,让眼睛亲眼看到严重,缓慢或疼痛。学生单凭口语很难理解写作技能。老师们在教室里表明,可以用干净的水浸泡的大毛笔在黑板上写字。钢笔的有序操作和微妙的变化对学生来说是最大的意义,学生们也很感兴趣。如果老师给学生们看不太会写的角色,学生们就会经常写。
2.2营造良好的书法教学环境
在书法教育开展中需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审美环境,提高幼儿书法培训的整体效果,在书法教育中,要根据幼儿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创设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环境增强幼儿的身心健康,例如教室要打扫干净卫生,桌椅要摆放整齐,在干净的环境下能够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要保证言行举止文明得体,帮助幼儿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进行书法训练,使得幼儿身心舒畅。
2.3引导幼儿对书法的兴趣
在幼儿教育中良好的书法兴趣养成也可以增强幼儿对书法的认真与掌握,而情感是人才心理培养的重要因素,激情的讲授,可以带动幼儿提高参与的热情,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在幼儿书法教学时,教师需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幼儿。汉字作为独立的一门书法艺术,在对幼儿进行书法教学时,对书法的深刻特点进行分析,增强幼儿的书法写作体验,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利用各种丰富的内容来激发幼儿,在学习书法时,教师可以热情洋溢的讲解来激励幼儿,让幼儿对各种书法技巧,进行全方位的掌握,使幼儿书写轻松高效,如果教师自身对书法缺乏兴趣,在讲解的过程中无精打采,也会使得教学内容失去活力,反而会影响幼儿的听课效果。
2.4化难为易,由简入繁
在书法练习中不能够过度让幼儿进行机械化训练,而是要让幼儿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恰当的方式增强幼儿的练习体验。在刚开始接触书法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字入手,让每个幼儿每天练习1~2个生字即可,只需要坚持10~20分钟,这样简单容易达成的目标,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成就感。长时间坚持不懈,幼儿就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整个小学阶段,如此长时间的训练,就能够让幼儿的书法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在书法教学时要争取讲解的浅显易懂,化难为易,因为很多的学生不理解汉字的特点,尤其是对许多文字的便是也无法全面掌握,教师应该将复杂的汉字结构利用歌曲或者绕口令的形式进行规律记忆,使幼儿学习更加的快乐,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
2.5丰富教学手段,积极给予表扬
在幼儿书法教学中,为了增强幼儿的训练兴趣,教学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示范性,教师需要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课程,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幼儿的兴趣培养。教师可以现场演示,现场表演等多种方式,播放音乐,组织幼儿开展书法展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书法比赛,能够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增强幼儿对书法的兴趣爱好,提高幼儿的书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面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时,教师不能够给予批评,而是要关心语言对幼儿进行引导,耐心的指点,促使幼儿的进步。教师应适当调整和完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很多情感激励,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并从积极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情感激励,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自信和主导权。特别是,教师可以消除以过去的分数为基础思考成功或失败的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战略。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关于自己的知识。反思和评价后,请小组成员评价彼此的学习态度,教师会给予公平的评价。三种评价最终决定了学生的评价结果,打破了现有的评价体系。评价战略带来的困境解决了考试结果不好导致很多学生失去自信的问题。特别是教师在评价时要考虑到情感动机的必要性,在确保客观公正的原则的同时,要积极说明,尽力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学生的进步,给学生足够的鼓励。
结语
幼儿书法教育的情感培养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水平,营造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使幼儿能够更加有效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在教学之中还要积极鼓励表扬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兴奋程度,让幼儿能够对书法感到浓厚的兴趣。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以后,教师和家长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手段,使幼儿能够更加奋发学习,对书法兴趣长期保持。
参考文献
[1]郭健. 书法情感中的“悲喜双用”与“悲喜双遣”[N]. 中国书法报,2019-12-10(001).
[2]李泊潭. 形式·力·情感[D].南京艺术学院,2019.
[3]任志坤. 论中国书法中的情感表现[D].天津美术学院,2012.
[4]曹先兵.书法情感因素与包装设计[J].艺术教育,2011(08):14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