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谷云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谷云
[导读] 摘要:为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施工项目开展前要有效管理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尽可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符合施工要求。
        江苏万年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500
        摘要:为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施工项目开展前要有效管理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尽可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符合施工要求。文章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角度入手,分析建筑工程常用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方式。以期进一步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工程技术,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为保障整体工程质量就一定要对外界多种因素进行考量,从整体上提升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持续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当前阶段许多建筑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缺乏足够的关注,这种情况导致后续施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施工计划的正常进行,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成本过高和资源过度损耗。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整体建筑施工的变革与创新,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持续加强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1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类型
        1.1基础施工技术
        在此项工程实际施工期间,主要施工任务包括:建筑地基与建筑基础工程、暖通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地下室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方面。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全面了解基础施工技术。首先,土方开挖作为房屋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中的基本程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充分掌握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按照基坑支护专项方案的施工部署,从而为土方开挖科学控制奠定良好基础,保证土方开挖具有标准性和可靠性。另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展开施工,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强化控制,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与工程设计承载力需求一致,确保施工安全。与此同时,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以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桩基础施工等工艺技术,保证桩基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当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桩基结构主要有钻孔灌注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两种,只有结合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才能够为后续施工提供质量保障。该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主要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柱下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垫层为C15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重视结构交叉、部位标高以及几何关系等内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展开施工。预应力管桩施工前需要充分做好静载荷试验,材料选择应超出3根。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打桩控制需要以终压值为主,以桩长控制为辅,管桩填芯混凝土材料采用C40微膨胀混凝土,长度大约在1.5米左右。
        1.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间存在一定联系。为保证钢筋施工合理性,要选择适合的钢筋施工技术,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钢筋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按照工程施工要求选择钢材,施工材料投入使用前,要对于材质进行检测,依据施工图纸处理钢筋材料。按照建筑施工的材料标准和具体文件要求,防止不合格钢材流入市场,运用合理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钢筋施工。在提升施工效果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抗压强度,对比低标号水泥配置的混凝土来说,利用高标号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具有更高抗压强度,因此混凝土施工避免对错误且不具备较高抗压强度性能的水泥标号加以应用。此外,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有正相关关系呈现,在水灰比处于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将混凝土和易性进行增加,确保混凝土收缩及变形逐渐增大。混凝土施工时,为了对施工质量给予有效控制,首先需要保障混凝土与设计要求质量标准相符,其次是基于设计要求质量指标充分满足的基础上、将成本尽可能降低,这些要求的目的在于将混凝土标准差进行尽可能的降低。


        2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问题
        2.1施工技术问题
        上述提到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各种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因地制宜,按照一定的环境勘测结果,采用最佳的施工技术方案。但是事实上,当前在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中,仍旧会因为施工人员专业性不高,设计方案不切合实际或是施工材料质量不佳等因素导致现场施工技术出现安全问题。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中,需要选择最合适的钢筋结构、质量,而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往往会因为缺少对钢筋原材料的质量检测等,导致施工技术难以有序展开。
        2.2人员问题
        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多种问题。在具体施工时,部分施工人员并未遵守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忽视领导的管理,团队合作意识不足,时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并且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时常不佩戴劳动防护设备,并未按照企业制定的安全管理规定完成操作,因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建设项目在开始施工之后,如果管理人员未及时进行检验、督导工作,或者存在敷衍行为,也会对建设项目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3.1加大安全意识的宣传
        安全教育宣传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施工企业需要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演讲式、交流式、竞赛式等多种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从而规范施工人员作业行为,避免施工中存在违章作业或操作失误等不良现象,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各大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进一步拓展施工安全宣传教育范围,通过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播放安全施工宣传节目,也可以组织安全施工知识讲座等活动,为社会群众和建筑企业全体职工提供安全生产的学习机会。
        3.2施工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管理是施工重点,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可有效提升施工质量。采购时要选择实力强、产品性价比高的材料供应商,并对材料进行现场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要满足施工要求。除检验相关合作商资质外,还要通过抽样检测,清除不合格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同时,施工现场要做好材料储备工作,加强材料管理,避免因材料保管不当,影响整体质量。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要求选用较好的材质,以减少施工环节中的损耗。
        3.3建立项目管理新体制,是做好施工现场的核心
        为确保现场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促使现场施工管理实效性充分发挥,就需要在项目管理新体制方面加强建立力度,对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进行推广和执行,能够保障计划经济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而此时就需要对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产关系进行积极创造,在此基础上开展核心为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改革的项目管理工作,确保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得以充分满足。
        结语
        建筑企业要想在完全放开的市场经济中屹立不倒,不仅需要更新施工技术,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企业应时刻关注施工技术的发展动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并在企业内部积极推广。通过对施工各环节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施工效率。此外,企业必须健全管理制度,让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加大建筑队伍,以夯实人力基础。加大监管力度,让施工更加规范。通过种种举措打造高效施工管理模式,从而让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四川水泥,2017(9):184.
        [2]李亚青.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地产,2019 (23):133.
        [3]马玉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