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董广喜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董广喜
[导读] 摘要:在铁路桥梁项目建设期间,挂篮施工属于常用施工技术之一,对于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十分重要。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在铁路桥梁项目建设期间,挂篮施工属于常用施工技术之一,对于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十分重要。为保证铁路桥梁使用安全,需要对该技术的具体运用展开探讨。本文对于挂篮施工内容展开介绍,并对挂篮施工期间质量控制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所谓挂篮施工在桥梁工程当中也称悬臂灌注法,由于该技术应用过程结构轻便、你移动灵活,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之后桥梁的刚度良好,产生的变形小,整体结构优良,可保证桥梁结构耐久性,因此在铁路连续梁建设过程得到大量应用,施工过程需要重点关注吊篮施工的质量控制,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施工方案。
        一、挂篮技术相关介绍
        (一)设计挂篮
        挂篮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双导梁、压重、后锚、横梁、底部平台等系统组成。设计过程,双导梁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够保证挂兰适应性,对于各类结构桥梁高度适应。在横纵梁设计期间,使用5片钢架作为横向结构,大片钢架作为纵向结构,将4片横梁组成一组,浇筑混凝土期间,将承重架上放钢筋组合为锚固系统,将挂篮锚点、挂篮上端等使用锚杆连接,同时和混凝土箱梁的下端和顶板相连[1]。
        (二)测试挂篮
        设计挂篮结束之后,需要对其负载展开测试,检验其承力情况,获得弹性、变形等数值,利用上述数据作为施工期间质量控制依据,保证吊篮施工期间的安全性。负载测试为吊篮测试关键点,需要对其工作、非工作状态分别测试,将实验记录完整填写,整理实验结果。
        (三)应用优势
        使用吊篮施工,具备如下几点优势:第一,吊篮结构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因此施工期间产生的影响范围也相对较小,可利用分段浇筑的施工方法,保证连续梁施工效率。第二,施工过程能够对梁段标高、偏差等精准控制,一边对桥梁的线形结构存在的误差进行纠正,保证桥梁外观美感;第三,施工期间仅需要少量的机械设备,不必搭设大量支架,降低施工期间成本投入;第四,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的施工,可在深水、山谷或者海上顺利施工,具有较高安全性;第五,施工过程工序简单,不同梁段施工内容相同,容易展开质量管理。
        二、铁路桥梁的连续梁挂篮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
        (一)建立模型确认参数
        为控制铁路桥梁得连续梁施工质量,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可通过建模,借助相关计算,确认施工参数。由于挂篮结构所属承重结构,并且,施工期间结构能够沿桥梁的顶部逐渐向前移动,待一段桥梁施工结束之后,可将挂篮向前一侧移动,并将后侧锚固点和前一梁段进行固定。挂篮前侧结构用于后续梁段施工钢筋、模板、管道、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钢筋、灌浆设备等组装。之后展开混凝土浇筑以及孔道灌浆相关作业,持续到悬灌梁能够合拢为止。
        建模期间需要对于挂篮、施工荷载、模板、混凝土等自重考虑其中,展开计算。通常来讲,挂篮的自重需要和桥架重量以及模板重量之和相等,保证挂篮重量、悬浇块重量之比低于0.5。在梁段和混凝土自重等计算过程,需要对两端长度、重量等综合统计。建模过程,可利用有限元模型,结合挂篮结构,制定三角式midas模型,对于锚固安全、构建稳定相关参数展开计算和确认。
        (二)现浇段施工
        在桥梁现浇段施工,需要重点注意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施工期间,对于浇筑标高、浇筑轴线合理确认,保证混凝土的浇筑量和施工设计重量相符,并对浇注后容中合理控制,使混凝土浇筑之后弹性模量以及固结强度符合质量要求。按照施工标准,展开边跨段的浇筑施工。

模板安装、拆卸等施工过程,可利用塔吊辅助施工,首层模板的组装期间,需结合桥梁承台顶部墨线将桥身的平面位置弹出,之后安装模板。需要重点对于施工误差进行控制,模板安装结束之后,及时复核,如果发现垂度、中心偏差等和施工质量要求不符,需要立即调整。在轴线偏差的控制方面应处于±10mm直接,平整度偏差低于5mm,墩台尺寸误差在±20mm以内,相邻模板的高低误差低于2mm。对于模板及时调整,提高模板整体刚度,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坑槽。第二层模板的安装以前,需要检查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标准,否则不可展开模板组装。待强度满足之后,混凝土顶面“凿毛”,清理之后绑扎箍筋,并组装模板。浇筑第二层混凝土之后,需要将其顶面污物清除,并利用钢筋翻动模板,展开第三层施工[2]。
        (三)挂篮的安装
        挂篮施工期间,安装工序十分重要:在走到两个安装方面,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安装之前,对于梁结构展开放线,严格按照挂篮施工设计方案,对于走道梁进行布置,并利用螺纹钢作为支撑,保证走道梁和主桁架之间的匹配度,为钩板施工空间充足提供保障。在主桁架的安装方面,需要拼装单片桁架,之后利用吊装机械吊装到对应位置。在吊装施工期间,首先吊装边腹板、中腹板,保证其和主桁架之间紧密连接。单独桁架安装结束之后,利用钢丝绳紧固两侧,调整其水平度。走道梁、桁架中心点二者中心重合,若存在偏差,可使用机械或人工方式调整,并利用螺纹管锚固,之后吊装杆件并安装。底模平台是连接挂篮的重要部位,因此要准确安装。平台安装期间,需要完成横纵梁以及模板,并在两侧利用吊装机械将横梁吊装至标高位置,提升倒链,完成平台安装。
        (三)吊篮预压试验
        吊篮安装结束之后,模板体系建立,需要对挂篮展开荷载试验。试验期间,结合挂篮结构特点,因其应力较为集中,因此可水平施加荷载,对于不同荷载环境之下吊篮内力条件以及挠度值展开准确测量,以此作为控制参数,实施预压过程。
        加载挂篮的预压力期间,应该保持匀速进行,按照设计标准,完成分级操作,各级别荷载时间能超过6h,按照空载、30%点荷载、70%荷载、100%荷载、120%荷载循序渐进进行。当荷载达到100%时,应该保持持续荷载12h,对于加载过程展开动态化测量,所有级别荷载时间都要达到12h,记录预压阶段吊篮的变形幅度,卸载环节,将荷载流程反向进行,并对相关参数详细测量。卸载之后,对于吊篮标高有关参数进行测量和统计,计算出回弹料,以剩余沉降当作为吊篮塑性形变具体数值,并计算出操作参数,对于底模标高加以调整。
        (四)吊篮的移动
        上一节桥梁浇筑施工结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并完成张拉以及压浆等工序之后,即可将挂篮移动,展开后续施工。移动期间,需要保证主梁、外侧梁保持直线移动,之后移动底模平台以及外侧模,定位模板。对比不同移动方式,滑梁移动过程,以手拖拉,主桁架移动,利用千斤顶。移动挂篮之前应该对其结构进行检查,确认应该替换、拆卸的部件是否已经妥善安排。保证挂篮平直铺设,处于同一水平面。在移动速度方面,应控制在0.5m/min之内,保证移动过程平稳,方向顺直,并且左右同步移动,移动过程还需连续进行。挂篮行走之前应该对轨道展开检查,保证钢筋、拉杆以及支点连接牢固,使行走刚度能够得到保障,并将行走路径存在的障碍物清除,涂抹润滑油,降低挂篮行走阻力[3]。
        结束语
        总之,在铁路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将吊篮技术的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在连续梁的施工阶段,应该对于吊篮施工整体流程展开质量控制,建立模型确认参数,配合现浇段施工,规范吊篮安装、试压、移动等施工,保证连续梁桥梁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波.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 5(16):92-93.
        [2]孙铭鸿,赵越洋.高速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20,6(09):235-236.
        [3]冷志强.高速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25+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