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对房屋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而言,房屋建筑的质量是直接受到地基影响的,地基是否安全、稳定,其变形特性以及承载能力的高低都会影响房屋建筑的安全,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现阶段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种类繁多,且不同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条件、效果存在差异。本文研究了地基处理中所使用的各种施工技术,探讨了其适用范围,为今后类似建筑的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
前言
地基处理作为房屋建筑施工中最具专业性的环节之一,其处理效果与房屋的实际运行年限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若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不到位,不仅会影响到房屋地基的承载力,甚至会对房屋建筑的运行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对此,为进一步提升地基处理效果,需在全面掌握工程建设需求、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应用地基处理技术,避免因地基处理不到位而影响到后续施工环节的开展。
1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1.1增加地基抗剪度,提高建筑质量
所谓的抗剪强度指的是外力和材料的轴线垂直,并对材料呈剪切作用的强度极限。如果地基施工中的抗剪强度比较弱,那么势必会增加建筑某一位置的压力,导致整个建筑向此位置的方向倾斜,不仅使建筑的外观不好看,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所以提升地基处理技术中的抗剪强度十分必要。
1.2增强地基压缩性有助于减缓建筑的沉降速度
所谓地基的压缩性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的沉降量。由于建筑的层数都比较高,对地基的压力也就越大,随着年限的正常,势必会出现建筑的沉降现象,这也是当前建筑使用中无法避免的问题。不过可以通过增强地基的压缩性来缓解建筑的沉降速度,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
1.3增强地基动力性,提高建筑抗震性
由于我国地震灾害频发,所以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十分必要。而地基的动力性能就是地基的抗震性能,在地基施工中提高其动力性,进一步增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特点
2.1具有困难性
地基处理人员除了需要考虑地上建筑结构的情况之外,还需要结合本地区岩石层的特点,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确保地基结构稳定性并且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另外,地基处理离不开深基坑的挖掘支护等,这些施工往往需要在狭窄的空间和复杂的条件下进行,操作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质量问题。
2.2地基处理的潜在性
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因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等问题,引发工程质量的问题,地基处理不规范合理,基础不牢固,会引发上层建筑结构不稳定,从而造成程度不同的建筑施工事故。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有着复杂的工序衔接,并且后一道工序会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上一道程序,而地基处理自然是初始的几道工序,地基施工存在较强的隐蔽性,为后期施工质量检验造成了困难,且各个施工环节相互支撑依靠的特点,导致当地基处理出现问题时,且没有妥善处理,必然是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工序及整体的施工进度,影响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对居民的人身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2.3地基处理的复杂性
房屋建筑工程的地下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土层不同其地质结构也存在差异。
为了更好的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地基基础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地震、滑坡、水土流失等都会对地基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地基处理也相对复杂,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
3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水泥搅拌桩技术的应用
水泥搅拌桩技术是在软土地基中掺入水泥的一类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中的施工困难处。在软土地基中掺入水泥,水泥与土层之间所产生的化学效应将使土层转换为桩体,以此实现对强度的提升。水泥搅拌桩技术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其应用频率非常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通常会在有着较高含水比例的软土地基中应用此类处理技术,而这类软土地基中常存在较为细碎的石头,如果碎块过多,就会严重影响水泥拌和的质量,因此这实质上也是此类技术应用的限制性因素。
3.2强夯法施工技术的应用
这种施工技术旨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其有极广的适用范围,例如砂土、素黄土、填土、碎石土、黏性土壤等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强夯法的施工技术使通过重物的下落对土层进行夯击土层,从而使土层更加坚固。在处理非饱和性的土质时使需要连续夯击的。利用强夯法进行施工处理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需要科学的定位和测量,明确夯点,这通常使用试夯法。同时在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预压处理,使地面更加平整,为夯击提供便利,并再次明确夯点的位置。此外,在应用强夯法施工技术时,还需要注意夯击的顺序,按照从两侧到中间,由深到浅的顺利进行,同时夯击时要确定落锤的位置是准确的。
3.3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建筑地基夯实后,需要进一步对地基进行处理,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将注浆溶液注入原有的地基中,首先对注浆的溶液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溶液注入地基内部,并对其进行硬化处理。通过增加注浆施工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加地基的硬度和牢固性。在实施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期间,需要对注浆的配比进行严格把握,确保注入的浆液能够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3.4喷射注浆技术的应用
喷射注浆法主要采用大型工具进行地基工程的施工,先将浆液进行升压处理,再通过钻机的钻孔将这些浆液送至土层的内部,浆液喷出瞬间的作用力能对土层造成一定的结构破坏,那些含有较大水分、颗粒较小的涂料会随着浆液上浮,最终冒出液面,而那些重量较大的、颗粒较大的土质就会与浆液相互结合,并且在浆液凝固之后在地下形成一个强负载力的复合型地基,从而实现稳固地基的作用。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大型工地之中,而且对于一些土质粘性较大地区、淤泥土质的区域应用效果比较良好,但是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3.5预压技术的应用
预压技术在现阶段地基处理施工中的应用同样较为常见,施工初期阶段,为确保房屋建筑的稳定性,需掌握建筑工程承重情况的前提下开展现场施压处理,通过施压来消除现场地质土壤存在的不良问题。针对预压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运用先进技术工艺进行空气、水分的排除。当前施工单位常用预压技术类型包括真空预压、堆载预压,其中真空预压技术适用于地底地基的处理,视现场情况进行竖井的设置,通过竖井来达到水分排除的目的;而堆载预压技术则适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中。
4结束语
近些年,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工程施工比较复杂,因此在实际施工期间,为了减少对建筑工程施工稳定性的影响,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打好地基。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需要全面了解地基施工环境,然后选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并制定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通过地基处理,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避免建筑工程在完工后发生地基下沉的现象,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钟贤鸿.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智能城市,2020,6(3):182-183.
[2]阎磊.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3):11-12.
[3]余小飞,陈旭东.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