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5期   作者:曹学军
[导读] 教育信息化渐趋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
        曹学军
        中山市濠头中学 广东省 中山市 528437
        摘要:教育信息化渐趋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微课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下的产物,越来越得到师生的认可。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微课的实践,初步探索微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实践策略和实践效果。
        关键词:微课;古诗词教学;实践
        
        随着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出台,教育界越来越注重教育的信息化和个性化,“互联网+教育”渐趋成为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学习效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具有可视化、碎片化、传播性等优势,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使用微课,可以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一、微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微课的主要特点是可视化、碎片化、传播性,符合古诗词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师制作微课的时候,可以将PPT课件与课堂内容整合处理,根据不同题材类型的古诗词,有侧重点的把重点、难点、考点进行录制,或者录制一些零碎的专题性知识点,从而辅助学生理解积累。同时,微课能把图片、文字、音乐和视频整合起来,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下感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微课还具有简洁化的特点,微课内容的设计更加集中明确,有利于精简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更多思考交流的空间,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华古典诗词意境深远、意蕴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但由于古诗词时代背景久远,讲究辞格章法,用语晦涩难懂,学生在古诗词阅读方面积累薄弱,对于准确理解古诗词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利用微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感知能力。
        二、微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制作,分别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
        首先,微课让预习环节更高效。

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深入预习的话,就很难跟随着教师走入诗人在诗中所创设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听课效率降低,进而对古诗词产生排斥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以李商隐《锦瑟》为例,为了让学生理解其中朦胧悱恻的思想感情,笔者特意查阅了文史资料,搜寻了视频素材,选取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进行了针对制作,介绍李商隐年少得志,意气风发,但却在“牛李党争”中遭受排挤迫害,再加上感情的打击,最后郁郁而终客死荥阳。
        其次,微课让课堂教学更有趣。有些古诗词典故丰富、意旨深远,若只凭老师三寸之舌来讲,似乎显得枯燥乏味了。以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古亭怀古》为例,词中涉及到了三国的孙仲谋、南北朝的刘寄奴和刘义隆、西汉的霍去病、北魏的拓跋焘、战国的廉颇等历史人物,绝大多数学生历史积淀不够,仅靠课文注释,听老师照本宣科来讲,很容易产生反感情绪。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选取“知史明典”和“借典明志”进行了微课制作,主要介绍以上历史人物的故事和文人借典抒情的心理特征,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扫清了课堂教学的理解障碍,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再次,微课让课后复习更灵活。短短的一节课,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若不及时复习,很可能会留下知识盲点和误区,影响后续的学习。微课碎片化、传播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巩固。比如,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把微课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下载保存,根据个人需要和时间,自由灵活安排,既减少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差异造成的影响,又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微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就教师而言,使用微课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水平。微课不仅能有效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效率,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提升教师古诗词教学的能力也大有裨益。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就需要对古诗词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并结合学生情况,制作出学生容易接受的微课内容,这个过程对于提高教师的解读文本、教学设计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等多种能力进行了综合锻炼。
        就学生而言,由于对古诗词积累欠缺,功力浅薄,往往会心生排斥,产生厌学情绪。微课在传播和使用上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借助视频的形式传授古诗词知识点,具有画面生动形象的优势,符合学生追求新事物的心理需求,更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求知欲望,成为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方式。同时,在古诗词教学中,微课便于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反馈交流,促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效沟通。
        实践证明,在古诗词教学中使用微课,符合网络信息时代的特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有助于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l] 刘万辉,《微课开发与制作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版。
        [2] 《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