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班主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5期   作者:李雪梅
[导读] 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灵魂,
       李雪梅
        博罗县泰美中心小学 广东省惠州市 516100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灵魂,正能量的班级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而且,也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快速成长,找准自身定位。基于此,本文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大多数小学班主任会误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借助一些简单的素材将班级布置成一个学习气氛较浓的地方。但事实是,除了需要对教室做布置,还需要从集体形成、班风、学风、班规等入手,使班级成为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地方。
        一、打造和谐的班级物质环境
        班级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是无形的。比如说,干净的教室环境、摆放整齐的桌椅、令人赏心悦目的黑板报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美好的物质环境的存在,更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还不能完全理解班级文化,此时就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理解班级文化。例如,让学生保持教室的干净和桌椅的整齐。当学生入学时,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展示清洁教室环境以及正确放置桌椅的具体做法。然后,制定精细的班级管理策略,由班主任老师为每个学生分发任务,并说明具体操作要领。对学生的表现每周做一次总结,对于表现优秀者进行嘉奖,表现欠缺者则提出改正建议。以此,激发学生的求表现、求表扬的心理,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达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要求。
        二、制定科学公平的班级文化、规章制度
         一个班级中的班级文化、规章制度的设立,能帮助班主任更科学、合理的管好班级,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改进、规范自身的一些生活和学习习惯。相比班主任,学生更了解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规章制度才是他们能接受的、实用的。因此,教师可以在班上根据自愿或者举荐的形式挑选学生加入到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中。根据学生的想法和对班级管理提出的建议,班主任再对其进行引导、总结,进而制定出班级的规章制度,作为用来管理班级,规范学生生活和行为习惯的明确条例,为班级文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列举以下我的做法以供说明:首先,班主任在班上公平公开的讨论、选举参与班级管理的学生人选,在学生都同意的情况下让参与管理的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二步,制定好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后在班上公布,询问其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第三步,班主任再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促进班级科学管理的有益性和可行性决定是否添加或更改。

(今年,自愿加入班级管理的学生人员较多,所以,我借鉴同事的做法,采用值日班长的形式轮流按规定管班)。最后,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主题班会交流、讨论班级规章制度的管理人员的优缺点和及时修正班级管理制度中不如意的条例。
        三、组织凸显个性的班级合作实践活动
        适当的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班级荣誉感,班级活动可以增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亲密度,有利于形成团结的集体,让班主任更好的管理班级,从而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时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性,制定班级活动内容,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都能尽兴、学有所得。丰富而有趣的班级实践活动,不仅能充实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还能够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和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班级团队意识。例如,我会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开展英语的情景再现表演;动员学生参与学校开展的文艺表演活动;每年的校运会也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好机会。在各项活动的准备和训练阶段就不断地向学生们灌输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此外班主任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动性,我通常通过分享一些小故事或者举例身边的榜样事例,来激发孩子参与管班的兴趣和主动性。另外,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个性化发展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也对班级文化建设大有裨益。
        四、师生共同努力,树立良好的教学风气和纪律
        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里,师生必须要团结一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这一过程能有效促进班级文化建设。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表现,班级纪律是教师教学工作良好有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班主任应加强班风班纪的建设,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达成默契,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共同促进积极课堂氛围的构建。
        例如,班主任可以让书写好的、绘画比较好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合作绘制板报,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建言献策,共同参与,让学生学会合作。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各科文本内容的情景再现表演;相声和小品表演;唱歌、跳舞等文艺表演;分享、交流会等班级活动,这些凸显个性的活动,使得学生人人有事做,体现了每个学生作为班集体成员的价值,可以增加学生对班级的归属、维护感,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因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支持。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对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韦秀兰.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J].亚太教育,2017(36)
        [2] 顾娟.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文化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