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5期   作者:林伟志
[导读]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升级,
        林伟志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泰美中学 广东惠州 516153
        摘要: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升级,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专家与学者的重视。创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应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夯实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独立思考以及多层次看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人们科技水平的不断创新,使得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因此对教育事业的创新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中历史学习具有很大的抽象性,使学生很难理解知识,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应制定合理的计划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的填鸭式历史教学模式中,枯燥的课堂和烦冗的内容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多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不断调整思路,改变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创造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时代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情景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缩短学生同历史知识的距离感,令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同身受,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就能牢牢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三国鼎立》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剧照,然后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和学生讨论电视剧里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因为学生大部分从小都看过三国演义,对这部电视剧并不陌生,通过学生的回答,设计相应的情境,由此展开接下来的教学。学生通过这种自己熟悉的话题开启历史课本的学习,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能通过引导他们主动发言来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位置,根据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以历史课堂新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是学生重要的能力之一。要想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论证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打破传统教材的约束,将历史教学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结合社会当下的热点事件,鼓励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活学活用,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国际的形式,去分析中国和英国的关系,这样将历史教学和时事热点结合在一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互动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开展积极有效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深刻认识到师生互动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互动性,全方位丰富教学内涵,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将互动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就要做好详细的课程计划和筹备工作,确保课堂互动或的正常开展并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盛唐气象》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盛唐时期的风土人情,教师可在班级举办一次大唐盛世的角色扮演,通过学生自己对各种角色的认知来诠释大唐的农民、商人、工人以及官员都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来打造一场关于梦回大唐的游戏,学生通过游戏的环节增加了代入感,在学习课本知识时就能更加积极地去理解和学习关于大唐的知识。师生间的关系也在游戏中更进一步,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在互动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即一些学生考试通过了,甚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针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比较盛行的一种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虽然学生能够很好的应对考试,但却缺乏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更是很少针对实际突出问题,致使大部分学生高分低能,且学生显然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存在着历史的痕迹。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教材中关于"鸦片战争"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现罂粟花和其果实、走私鸦片的船只、存放鸦片的仓库以及人们吸食鸦片的场景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鸦片相关的知识,并认识到其巨大的危害。放到当下社会中,鸦片就是一种毒品,它是如何对社会产生危害的呢?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张与禁毒相关的宣传画,让学生结合英国输入鸦片与毒品对社会的巨大危害等,思考我国为什么应该远离毒品?通过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仅拉近了现实和历史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得到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历史作为社会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是人类数千年宝贵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思维让人得到智慧和力量,得到自信与启发。我们要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打造思维活跃的历史课堂,这也是帮助初中学生形成基本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伟.初中历史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研究[J].教育界,2019,(32)
        [2]林婉瑜.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2
        [3] 赖丽珍. 例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