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藏锐
[导读] 灵活运用情境创设方法,从创设一个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兴趣爱好出发,把“美”、“趣”、“智”作为良好的教学情境之一,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促进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这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探讨情境创设法的应用。

藏锐    山东省阳谷县石佛镇中心小学  山东  聊城  252327
【摘要】灵活运用情境创设方法,从创设一个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兴趣爱好出发,把“美”、“趣”、“智”作为良好的教学情境之一,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促进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这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探讨情境创设法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境创设法;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02-01

        情境创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法,旨在通过创设一些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热情的教学情境,有效打破传统知识教学模式束缚,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来有效地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视角,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灵活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物或场景,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提高美术知识学习成果的实效性。
        例如,在《风筝》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一同制作简易的风筝,之后同他们一块在外部的田野中去开展放风筝活动,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勾起学生以往放风筝的回忆,引发他们情感共鸣,最终可以使他们在体验生活趣事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美术知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效果。
        二、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学生有效思考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灵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故事,借助这些故事情节和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背景学习到必要的艺术知识理解和感受艺术故事的过程。
        例如,在实际的美术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抓住某一美术课教学知识点,将其融入趣味故事中,借助这种故事情境的创设来导入必要的美术知识,又或者可以指导小学生结合美术创作的主题与要求来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故事,这样更有利于引发学生有效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可以为美术课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我造的小房子》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发他们积极开展思考和想象,教师可以在导入这部分美术知识教学内容期间采取故事情境创设的方式,如可以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以前听说过的有关“童话城堡”的趣味小故事,让他们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房屋形式,如《白雪公主》《灰姑娘》以及《怪物史瑞克》等这些绘本故事中都有许多关于美丽城堡的图片,借助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可以有效引发学生开展深入思考,有利于优化美术教学,提高美术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又如,在《快乐卡通》教学期间,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和爱好出发,灵活地选择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如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平时比较感兴趣的故事,谈一谈自己感兴趣的卡通形象,以该种故事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提高美术知识学习的热情。


比如,针对小学生而言,“灰太狼”“猪猪侠”“光头强”等一些卡通形象都非常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美术知识的兴趣,引发他们有效思考,最终促使他们可以在讲故事或听故事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美术知识形成深刻认知,借助这种故事情境的创设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艺术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将游戏活动与艺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有趣的游戏情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体验和感受到魅力并在快乐中发挥艺术知识的价值,有助于显著提高艺术知识的学习效果。但在游戏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注意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加强对游戏活动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快乐卡通》教学期间,为了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习惯的形成,丰富学生有关漫画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游戏活动:在上课之后,教师可以请班级中的一名学生帮助关闭教室的门,这时候许多学生非常诱惑,并会思考教师为什么突然要关闭教室门。在学生关上门的时候,教师可以几十位学生展示两幅小品卡通,这时候学生恍然大悟并会认真观看。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卡通为什么会动?它和漫画之间具有何种联系?”这一问题,借助这种游戏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如,在《诱人的瓜果》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我喜欢的瓜果”为主题的自主创作游戏活动,如让学生利用蜡笔、铅笔以及水彩笔等不同的绘画工具,自主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或感兴趣的瓜果,这样就可以借助这种趣味游戏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创设媒体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小学美术教学期间,如果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设备,结合美术教学内容和目标,为他们创设生动、形象的媒体情境,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在“素描”部分知识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一个白色石膏球与一个聚光灯教具等实物。在聚光灯的照射下,白色石膏球会展现出五个调子,这样可以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现出素描创作中的相关素描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又如,在《剪纸》部分知识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直观地展示一些有关剪纸的艺术作品,如窗花作品等等,借助这些生动、形象剪纸作品的展示,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剪纸部分美术知识的兴趣,之后再导入剪纸部分美术教学知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最终促使他们在深入思考之后学习与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总之,情境创设法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教学要求和标准的教学方法。为了将情境创设法顺利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我们可以从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媒体情境入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不断提高学习效果。然而,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情境创设方法,都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美术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保证情境创设法的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魏蔚.生活体验对小学生美术创作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 2018,(24):176.
[2]匡中霞.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教育观察, 2018,(24):142-144.
[3]李楠.游戏情境在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华夏教师, 2019,(33):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