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贵英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中心卫生院 643035
张女士今年27岁,今年顺产一足月男婴。医生建议她在产后应当注意休息,合理运动,调整生活作息等,并采用必要的方式进行对子宫的护理。但是,张女士对产后如何进行子宫护理一无所知。张女士应当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保养子宫呢?产后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主要对产后的子宫护理措施进行了分类总结。
1.产后保养子宫的方法
1.1 加强营养的补充
经常吃可以补充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例如豆制品、绿茶等,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率。同时要进行对三餐营养的合理安排,鼓励进食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元素的食品,减少高脂食物。这是因为这些高脂肪食物会促进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而子宫肌瘤的形成与大量雌激素刺激有关,坚持低脂肪饮食,要多喝水。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
1.2 建议增加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增加子宫机能,对预防子宫内出血及子宫下垂有着重要作用,常见的运动方式如:将双膝分开跪在瑜伽垫或床上,腰部挺直,胸面部尽量接近床面,保持5分钟。然后躺在瑜伽垫或床上,进行收腹提臀训练,这样有助于对子宫的保养。除此之外,游泳也是对子宫最好的保护方式,游泳能够促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率,降低地吸引力对子宫的不利影响。因此建议产后可以每周进行两小时游泳。
1.3 进行按摩保养并保证睡眠充足
通过对宫颈部位的按摩能够有效促进子宫的恢复,具体方法是:把手掌搓热,用手掌从下往上推至上腹,用热手掌和指尖按摩大腿内侧,由内向斜上方推,用手心的热度贴在下腹处,用气息下沉。除此之外,应当确保充足的睡眠,这样能够确保生长激素的分泌,为子宫恢复创造条件。
2.缓解宫缩疼痛的方式
女性生产后子宫会自行收缩,专业能够帮助女性止血,并有效排除宫腔内残留的蜕膜组织,具体宫缩示意如下图(1)所示。
图(1) 宫缩示意图
孕妇在产后的1-2天会出现宫缩痛,一般持续2-3天后会自然消失、这种宫缩痛,通常多见于经产妇。由于生产的次数较多,疼痛也会越来越重。这个时候,如果疼痛不能忍受,则可以使用药物进行缓解,常见的止痛药有:布洛芬、芬必得等,通过口服药物能有效减轻疼痛。然而,在服用药物后 ,由于病人仍然在产褥期,本身就非常容易出汗。而服用这些药物则加剧了产妇出汗的可能性。因此要特别注意增加水分的补充,避免出现脱水的症状。如果孕妇选择哺乳方式进行喂养新生儿时,也可能会发生反射性宫缩痛、分泌物增多等现象,这些现象都属于正常情况,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
3.呵护子宫的五个细节
3.1.少吃甜食、高脂食物
食用大量的高脂肪食物能够对激素的分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女性而言,许多妇科疾病的产生都与激素分泌量有着重大关系。例如:子宫肌瘤的患病原因就是由于女性的雌性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导致的严重疾病,因此女性应当加强对饮食方面的注意。
3.2.产褥期应当适当增加活动量
产后的月子期间,绝大多数的产妇都会选择多卧床多休息,但是,这种休息并不适合长期卧床,毫无运动。因为这样就非常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同时也会影响子宫的恢复,大大延缓了子宫的恢复时间。在产妇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在家人的陪伴下,经常下床进行活动,这样既可以促进恶露的排出,同时还有利于加快子宫的恢复速度。在卧床休息时,应尽量避免仰卧,建议多采取左右侧卧的姿势进行休息,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子宫后倾的发生机率。
3.3.不可过早开始性生活
产后由于产妇的子宫以及身体未完全恢复好,这段时间内不建议较早开始性生活。同时,当产妇身体恢复好后,也应当做好避孕措施,动作要温柔,避免让刚刚愈合好的子宫受到伤害。
3.4.要加强个人清洁与卫生工作
产妇应每天使用温热的清水清洁私处,经常更换内衣内裤,注意不要进行盆浴。只有讲好卫生,才能减少感染的发生机率,让子宫恢复得更快。
3.5.注意预防产后子宫垂脱
在产褥期时,要加强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如果经常做一些能使腹压增高的活动,比如经常下蹲等动作,则很容易导致子宫下降,这就是造成子宫垂脱的原因。
4.子宫可能患有的疾病
4.1.内分泌异常引发的妇科疾病
一旦女性出现内分泌异常,则很容易引起各种妇科疾病。例如常见的月经不调、功血等疾病,严重者还包括子宫肌瘤、宫颈癌、卵巢癌等恶性疾病。
4.2.和妊娠相关的妇科疾病
当女性出现意外怀孕、胚胎异常、宫外孕等不得已的原因时,通常要进行流产手术,这种引流手术对子宫的伤害极其巨大,因此应当加强日常防护,最好保护和避孕措施。
4.3.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感染和性病传播这两大类感染,其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宫颈糜烂、盆腔炎等。
产后是女性免疫功能相对薄弱的时期,而子宫作为女性重要的生育器官,是女性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器官。对女性而言,产后也应当注意加强对子宫的护理,有效保障子宫的健康也是对女性自己身体最大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