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苗丽娜
[导读] 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运用的所有软件的总称,是现阶段学生重要学习的内容。
        苗丽娜
        常州新北区实验中学 213000
        摘要: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运用的所有软件的总称,是现阶段学生重要学习的内容。七年级学生处于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够挖掘学习潜能,还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未来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由于,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缺乏教学手段,影响了七年级学生学习的进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构建情景教学、融入分组教学、拓展课外教学等教学方式,推动七年级学生学习的进程。
关键词: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七年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既是现阶段学习的需求,也是生活成长的需要。信息技术在当下社会中广泛运用,是社会各界发展的主流,是教师需要重点教导的文化知识。由于,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降低了七年级学生学习活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七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了解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在未来生活中需要运用的生活设备。七年级的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可以加强对计算机的学习,丰富文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多媒体是利用科技技术结合教材内容的教学手段,能够简化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处于成长的青春期,思想较为活跃,容易对信息技术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对计算机的了解。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七年级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史的了解。
例如:教师教学“计算机发展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找寻、制作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的视频或图片教导七年级的学生。即,教师可以制作“电子管数字机”的图片让七年级的学生观看,可以使七年级的学生了解“第一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是利用真空电子管制作,虽然体积大、速度慢,但是为未来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基础。”等知识;教师可以制作“晶体管数字机”的图片让七年级学生观看,可以使七年级学生了解“第二代计算机进入了工业领域”等知识;教师可以制作“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的视频让七年学生观看,可以使七年的学生了解“第三代计算机引入了文字处理以及图像处理功能”等知识;教师可以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机”的视频让七年级的学生观看,可以使七年级的学生了解“第四代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并逐步改变人们生活”等知识。
        二、构建情景教学,认知计算机组成
情景教学是根据教材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导学生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计算机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机器,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逐步掌握的文化知识。由于,教师在信心技术教学中缺乏教学手段,既降低了七年级学生学习的效率,也阻碍了七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因此,为了让七年级的学生更清晰的认知计算的组成系统,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可以构建情景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计算机系统组成”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台可拆卸的计算机,让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亲手安装的学习方式,增强七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认知。七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师指导拆卸、组装计算机,可以了解到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是由中央处理器、储存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各种外部设备组成。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对信息的高速处理,让计算机运行速度更快、更稳定。储存器是计算机的储存系统,其作用是保留使用者在计算机上存储的事物,让使用者的生活更为便捷。

输入输出控制系统是人们与计算机之间的转换器,可以增强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系,帮助使用者更便捷的操纵计算机。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构建情景教学,不仅能够让七年级学生认知计算的组成,还能够增强七年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融入分组教学,提高PPT制作能力
PPT是现阶段社会中较为重要的计算机功能,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或是公司的应聘等,都需要PPT的功能。七年级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中提高PPT制作能力,既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加强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增强个人能力,促进未来人生良好的发展。由于,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降低了七年级学生学习PPT的效率,也影响了七年级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融入分组教学,提高七年级学生PPT制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演示文稿设计制作”时,可以先将PPT制作能力强的学生与PPT制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再让学习小组制作特色的PPT并进行比赛,以此提升七年级学生整体制作PPT的能力。学生小组可以制作以“感恩”为主题的PPT,具体可以如下简要操作:
(1)第一张PPT制作以父母为背景,设置“感恩”为页面的中心词,将感恩设置为飞入等切入形式。
(2)第二到六张PPT可以展示对父母日常的辛勤工作图片以及对父母想要说的话等内容。
(3)第六到十张PPT可以谈谈制作学习小组对感恩的理解以及现实生活中具体感恩的措施。
(4)最后一张PPT可以写出“父爱无疆、母爱无私”等词语。学生小组在制作PPT时,可以插入符合PPT内容的音乐,增强PPT的感染力。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学生分组的教学方式教导七年级的学生制作PPT,不仅可以提高七年级学生PPT的制作能力,还能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审美意识与鉴赏观念。
        四、拓展课外教学,丰富信息技术知识
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与日俱增,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将会逐渐发展更新。为了切实提升信息技术,七年级的学生不仅需要努力学习教师教导的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还要积极学习生活中更新的计算机知识。七年级的学生增强信息技术的知识,既能够提高对计算机本质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网瘾的产生,也能提高文化学识,促进人生良好的发展。由于,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依靠教材教导七年级的学生,在限制了七年级学生学习思维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七年级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增加。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拓展课外教学,丰富七年级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七年级学生的假期时,可以组织七年级的学生去图书馆阅读相关的书籍,增强七年级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即,七年级学生阅读《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可以增强对计算机网络的认知,提高互联网的使用技术;七年级学生阅读《Excel函数与图表应用技巧500例》,可以增强Excel的制作能力,提高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七年级学生阅读《完全掌握电脑组装与维修超级手册》,可以增强计算机的使用技术,提高对计算机系统的认知。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拓展课外教学,不仅能够增强七年级学生信息技术的文化知识,还能够培养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技能,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重点学习的文化知识。七年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让七年级的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培养七年级学生制作PPT的能力、丰富七年级学生信息技术的文化知识,为七年级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万锦.新时期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20-121.
[2]宋雅玲.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1):124-125.
[3]乔玉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