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敏
叙永县白腊苗族乡中心学校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的理念逐步引入教育界。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将“微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仅是对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式的革新,同时也能够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创新,从而保障初中作文水平实现质的提升,推动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微互动”教学的作用,详细阐述了微信平台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利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作文;微信
一、“微互动”教学的作用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下,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互联网实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由此带来的是无线网络的出现和产生。无线网络逐步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在逐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提供了各项便利和趣味。在教育领域,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兴网络媒体平台对各类知识进行传授与教学,其优势在于能够学生们能够通过无线网络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进而将零碎的时间有效的运用起来,从而实现学习内容的扩充和学习时间的延长。此外,运用无线网络实施教学也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革新,将教育模式逐渐转变为互动型、交流型和创新型。这类教学方式即称之为“微互动”教学。“微互动”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方式局限性的打破,对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利用微信平台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微信平台的利用策略
微信平台是一个快捷方便地实现多媒体信息的流通、流转的在线交流平台。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属联系”,建立一个“微信作文教学交流群”,创建一个全新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
1、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新媒体
所谓“微互动”教学,即指把教师与学生置于同一个互动交流平台上的教学形式。在此类教学方式之下,初中学生对微信平台的了解与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师对这一平台的了解与认知。换言之,假若教师无法用科学合理的态度去看待新媒体对教学工作中的辅助作用,也未曾把“微互动”升华成有关作文教学的全新理念,而仅仅将其视作安排设计作文教学的一种媒介,那么初中学生于微信平台层面的沟通就会变成单纯的言语呈现,而未曾涉及精深的文化知识。如此一来,就算学生都积极参与互动,其互动的成果也不具有融入作文学习以及创作之中的价值。所以,就其本质而言,若想让初中学生对微信平台于教学过程中的功能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就应该让教师先端正自身态度,充分了解新媒体,将其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融入作文教学之中,让学生耳融目染,然后能从根本上意识到积极有效地参与微信平台上知识性交流有利于自身写作实力的增强。
2、创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班级微信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处于这个平台上的人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的便利性和功能性实现互动。“微信作文教学交流群”的成立就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概念,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从现实生活中转移到网络平台上的。不过,要想让学生拥有一个自由宽松的交流环境,教师最好不要成为平台成员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角度出发,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因为不管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不是发生在教室之内,教师这一身份都会影响和束缚学生的言行举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成立三个微信群:一是自己参与其中的“班级群”;二是教师不参与而家长参与其中的微信群“家庭群”;三是教师和家长组成的“家校群”。班级群的成员包括教师与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同时可以对学生的讨论加以引导,或者回答一些学生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发布有关作文的任务,还可以利用其将教学指标以及要求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家庭群”是由家长和学生组成的群,在这个群里,家长代替教师来监管学生,但相对而言,这个群的氛围相对于前一个会更加宽松。“家校群”是为了便于家长与教师之间色交流,通过此,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学习情况、思想和学习动态,而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等表现。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组成“交流组”,其目的在于进行小组作业的探讨与沟通
3、规范微互动教学的步骤
在创建完所需要的微信平台之后,教师就能够借助这个平台来开展作文的教学。一般来说,教师在微信群中里所分享的字词以及所做的点评是由其效果的,然而想要这样的成效全部转化成初中学生对于作文教学练习作用的心领神会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那仅仅是一种互动而不是学习。由此可发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所要做的不单单是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或者是形式层面的“互动”,而应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从而把“互动”转化成“学习。而想要达成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到互动之中。
互动教学第一步:教师示范。在该模式之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比课堂的要热烈和积极,因为双方此时都对讨论的“话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积极的讨论,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比如教师可以规定所有学生和自己都要在晚上8点至8半的半个小时里读书,然后将自己读书过程中发现的好词好句用微信留言的方式发送到群里。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也要主动参与其中,甚至要带头第一个分享。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学生做一个榜样,让学生看到教师在读什么、学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自己在一起努力。
互动教学第二步,学生模仿。在发送了自身的阅读收获语音留言后,教师也可以用文字的方式鼓励学生们把自己的阅读收获或者好词佳句分享到微信群中,供大家学习和借鉴。由于教师己经按照题目要求做好了答题的范例,所以学生们只要认真听教师的分享,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在阅读中注意哪些词或者句子,然后再将这些词或者句子勾画下来。这样一来,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留言就变成了他们赶超的标准,这反而会提升他们的阅读注意力,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质量。
互动教学第三步,互动点评。在师生都分享之后,每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些人分享展开鼓励性的评论。特别是当有的学生分享某些未曾学过的“新词”时,教师可就该词进行生词教学,让学生理解该词的意义。如此,学生就可以在新知识出现的第一时间将其消化,内化成自身的学识。这样的互动才能给初中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互动才能真正引起初中学生的重视,这样的互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微互动”教学是全新的,但是建立起“微互动”本身却并不能保证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成果。就有关实践情况来看,教师在短期内进行“微互动”教学的作用较为突出,可以有效提升初中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然而若这样的活动无法持续性地进行,那么教学活动开展的积极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需要转变自身观念,明确自身态度,正确认识与理解“微互动”教学,从根本上把“微互动”视为一种常规的教学形式,吧“微互动”教学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用,而不是“大材小用”,仅将其看作短期突击教学绩效的“杀手锏”。
三、结束语
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微互动”教学始终将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其发展的核心,将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作为其发展的目标。借助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媒体交流平台不仅创新了师生、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模式,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沟通渠道。从形式上来说,该教学模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实现了教学范围、教学领域的扩大,有效地增强了受众们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这对于建立独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将“微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仅是对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式的革新,同时也能够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创新,从而保障初中作文水平实现质的提升,推动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基于此,我们应当认知到,当前,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采取“微互动”教学模式是具有可行性的,并且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易华凤.用“微写作”演绎作文教学的“微景观”[J].新作文.2018(12)
[2] 耿广东.微博,助初中习作教学一臂之力[J].新作文.2016(10)
[3] 饶永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助推器[J].语数外学习.2017(10)
[4] 王德祥.浅谈如何进行初中高段作文创新指导[J].中国科教创新.2017(24)
[5] 钱卫秋.微作文,让学生爱上写作[J].教育观察.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