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霞
河津市太阳中心小学 043300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情境方法是符合教学实际且可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根据生活实际去思考数学问题,并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情境也就是他们的生活,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情境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首先分析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然后再提出相应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情境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引言:生活就是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生活中很多的素材都和数学息息相关,并且能够直接将其应用到教学中。不过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深远,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依旧呈现出一种枯燥乏味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相对较多,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让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运用生活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联系到自己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一)将抽象的数学变得更加直观和具体
数学本身具有超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的意识发展并不完全,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开发,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教师“说教式”的教学,学生在学习时就更加的困难,如果教师将生活情境引入到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化,能够加强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师利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还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加强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需要人才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将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小数以及小数的加减法中,教师开展生活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将小数知识应用于到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前提
教材是教育界的权威人士在不断实践中编写出来的,不仅符合时代的需求,还符合当前阶段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立足于教材,还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的考虑他们的认知水平。例如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要充满趣味性,而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针对学生的思维开发进行开展,以此来促进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时的前提,教师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然后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水平。
(二)开展实践教学是保障
所有的教学都有重点,数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对重点进行充分把握,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教学。很多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法认识还不充分,在教学中过度的关注如何对情境进行创设,从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这种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出现主次颠倒的现象。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必须的,教师在对教学重点进行充分认识和把握后,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对家中的用水量进行调查,分析,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科学合理的教学是关键
教师在使用生活情境法时一定要符合实际,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的将生活和学习进行联系,增强自己的代入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有效的利用知识去解决。如果教师对创设的生活情境进行夸大,会让小学生对生活实际的认知出现偏差,造成小学生的思维混乱,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能够将数学变得具体和直观化,还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受到传统教育影响,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法认识还不够充分,在数学教学中还不能充分的把握课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时,不仅要符合生活实际情况,还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让教师的教学活动得到有效展开。
参考文献:
[1]郑丽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070.
[2]姚贵永.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0):165.